巴蜀辛亥双雄之黄复生(3)
辛亥革命网 2011-07-0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赵定华 查看:
清廷民政部尚书善耆亲自审讯,黄复生抱定了舍生取义的决心,面无惧色,与汪、罗一道慷慨陈词,驳得善耆理屈词穷。善耆问:“你们三人,必分首从,究竟何人是主谋?”黄、汪、罗此时争相承认自己是主谋,愿担责赴死,令审讯官也不禁失声称道:“好烈士!好烈士!”
清政府鉴于革命风潮风起云涌,出于怀柔政策,仅判黄、汪二人终身监禁,判罗有期徒刑十年,均免一死。在牢中,复生三人坚贞不屈,令狱吏亦钦佩有加,不敢虐待。当年的汪兆铭,与黄复生先生一样,同为富有抱负的热血青年,在狱中他毅然写下了“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壮烈诗篇,名扬海内。可惜其人后来晚节不保,走入歧途,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为国人所不耻,这亦是后话。
武昌起义爆发后,形势如火如荼,大清王朝,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清廷迫于内外巨大压力,且意欲软化革命党人,在关押的一年半后就下令释放三人,并发给川资。黄、汪、罗总算没把大清的黑牢坐穿。
黄复生先生出狱后,重振旗鼓,仗剑走天涯,为推翻帝制,建立民国,护国讨袁,继续奔走。一九一二年,复生先生在古董匣中巧置炸弹,成功剪除袁贼手下悍将、扬州镇将,人称“徐老虎”的徐宝山,大长革命党人志气,大灭袁军的威风。令袁贼及满清余孽闻风丧胆。
黄复生先生历任参议会议员,南京临时政府印铸局长、川东道尹、四川省代省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国民政府顾问、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要职,操劳国事,鞠躬尽瘁,晚年著有《黄复生革命回忆录》一书。
一九三五年,黄复生先生积劳成疾,伤病复发,体不能支,遂辞官养病,隐居于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镇杨坪村,历时十四载,不幸于1948年10月1日病逝,享年66岁。九龙坡区成了黄复生先辈名符其实的第二故乡。
复生先生为官多年,视钱财如粪土,两袖清风,并无几多积蓄。清贫自守,怡然自得。先生对乡邻极为友善,能帮助则慷慨解囊,扶贫济困,深得乡民称颂。相传曾有附近驻地兵痞来村扰民滋事,遭复生斥责,得知先生身份后,狼狈鼠窜。先生弥留之际,语不及私,仍以民生为念,委实感人。
古人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乃大丈夫也!黄复生先生就是这样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黄先生谢世后,就地薄葬于杨坪村,黄土坟茔,萋萋芳草就这样掩埋了当年的传奇英雄,岂不令人扼腕叹息。一九九三年二月,九龙坡区政府将其迁来新址,树碑筑亭、修葺一新,培以花木,以示对辛亥革命先驱的无比敬仰和怀念,我曾去杨坪村欲寻先生当年遗踪,无奈年代久远,杨坪变迁,乡邻后辈年少茫然,先生遗踪难觅。
如今,辛亥革命的硝烟早已散去,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的日子即将来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当年矢志不渝赴汤蹈火追随孙逸仙推翻满清,救国救民的黄复生先生,若九泉下有知,他一定会为今日的中华盛世感到欣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