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美堂:爱国旗帜华侨楷模(4)

辛亥革命网 2011-07-07 00:00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李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司徒美堂,广东开平人,著名的爱国侨领,中国致公党创始人之一。1885年加入洪门致公堂。1905年组织了以“锄强扶弱、除暴安良”为宗旨的安良

  1911年4月,广州起义筹备紧锣密鼓,国内的同志致电孙中山急需15万美元。孙中山又想到了司徒美堂,希望成立美洲洪门筹饷局,发动全美华侨捐款,以解燃眉之急。司徒美堂觉得,捐款5元、10元的,虽可以集腋成裘,但拖的时间会比较长,提议不如把致公堂部分大楼房产抵押筹钱。这个想法得到大家的赞成,款项很快集齐,汇给了在香港的黄兴。

  “致公堂大楼为侨胞捐资建造,是他们在海外聚会的场所,相当于现在流行的会所、俱乐部。为了民主革命而不惜拿洪门财产去典押,这在海外华侨爱国史上是第一次。”陈振奎说。

  不求做官只图革命成功

  辛亥革命爆发后,司徒美堂在纽约又一次与孙中山相会,孙中山仍住在司徒美堂家中。看到孙中山为缺乏回国的路费发愁,司徒美堂马上与其他四位致公堂人凑足450美元,为孙中山买了一张船票,并护送他启程。

  陈振奎说,孙中山回国后,司徒美堂又发动致公堂同志向国内通电报300多封,拥护孙中山出任总统。多年的交往,使司徒美堂与孙中山成为了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和可信赖的朋友。司徒美堂为辛亥革命所作出的贡献,孙中山铭记在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部分代表与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合影,前排左六为司徒美堂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致电司徒美堂,力邀其回国出任总统府临印官。司徒美堂婉辞了孙中山的盛情,在回电中直抒胸臆:“吾乃不求做官,只图革命成功,建立民国,中华振兴……”表明自己追随孙中山进行革命,完全是为了国家进步、民族富强。

  孙中山去世后,司徒美堂依然坚守三民主义。蒋介石背叛革命,司徒美堂立即公开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痛斥蒋介石的行径。“自辛亥革命以后,致公堂一直是美洲反对国民党右派势力最强大的力量之一。”陈振奎说这点已得到公认。

  1923年,在加拿大举行的一次“世界洪门恳亲大会”上,来自美洲各地的洪门致公堂代表酝酿建立政党。司徒美堂是极力主张改致公堂为致公党的主要人士之一,并得到绝大多数代表的拥护。两年后,在旧金山召开的全球洪门恳亲大会上,中国致公党正式成立。1945年,司徒美堂出任中国致公党美洲总部主席。

  陈振奎说,抗日战争期间,司徒美堂发动美洲华侨捐资支持抗日,并亲自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解放战争期间,他又发动华侨支持祖国人民的正义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代表美洲华侨回国参与政务,耄耋之年仍为祖国建设倾情奉献。

  专家评说

  洪门赤子 辛亥功臣

  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海外华侨功居至伟。“华侨是革命之母”,便是孙中山彰显华侨之功于辛亥革命的肺腑之言。司徒美堂与孙中山结识伊始,便追随于左右,矢志三民主义,诚为孙中山毕生最倚重的爱国侨领,其建树彪炳于辛亥革命史册之中。

  司徒美堂12岁离乡背井赴美打工,艰辛与屈辱,引发了他对祖国羸弱、华人受欺的切肤之痛。弱冠入“洪门”,然则,乃借助团体之亲和力以抚恤内心忧患而已。1904年孙中山受檀香山“洪棍”之后,逐渐扭转了昔日美洲的保皇氛围,扩大了革命的影响,司徒美堂亦因之一变,完成了从倾向革命到自觉革命的思想转轨,尤其在1911年之交筹备广州起义期间,发动和激励华侨将加拿大域多利堂址房产抵押,筹款捐助起义,轰动一时。

  民国肇建,孙中山诚邀司徒氏归国任职,他坦荡表白“吾乃不求做官,只图革命成功,建立民国,中华振兴……”直抒追随革命乃是为了国家进步、民族富强之胸臆。孙中山辞世,司徒氏坚持奉行革命的三民主义。蒋介石背信之后,他公开拥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抨击蒋氏之倒行逆施。在他领导下的致公堂,是为美洲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最坚挺力量。

  司徒美堂晚年落叶归根,身居要职,为人平允,生活简朴,家无恒产,如今居于京、穗之后裔一如百姓平民。

  人物访谈

 “他是司徒家族的荣耀”——访司徒美堂侄孙司徒强业

  在开平市赤坎镇,司徒是一族大姓。清末民初,司徒家族青壮年男人,大多到美洲、南洋谋生,并投资建设家乡。现国内出自赤坎镇的司徒姓有3万余人,海外及港澳台亦达3万人。

  开平司徒家族历代名人很多,是海内外知名的望族。司徒美堂则是这个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在开平,司徒美堂的大名街知巷闻,开平人把司徒美堂看作是侠义与英雄的化身。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