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容——革命军马前卒
辛亥革命网 2011-08-01 00:00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谢放 查看:
他第一次提出建立“中华共和国”的具体方案,他的《革命军》翻印二十几版印数超过百万;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念他“著书立说,激发人心”之功,1912年3月29日下令追赠他为陆军大将军;鲁迅先生说:“倘说影响,则别的千言万语,大概都抵不过浅近直截‘革命军马前卒’邹容所做的《革命军》。”
壹 被取消官费留学资格
邹容(1885年-1905年),四川巴县(今重庆市)人,出身于商业资本家家庭。他在四川生活的16年,正是中国社会在列强侵略下发生急剧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国难出英雄的时代。
邹容自幼好学,“年十一,诵群经,《史记》、《汉书》皆上口。”当时的旧式书院教授了一首《神童诗》:“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都是读书人”,邹容却将此诗改为“少小休勤学,文章误了身,贪官与污吏,都是读书人。”
邹容十分敬仰为维新事业献身的谭嗣同,写下《题谭嗣同遗像》诗:“赫赫谭君故,湖湘志气衰。惟冀后来者,继起志勿灰。”决心赴日求学,重新探索国家和民族的出路。
1901年7月,邹容前往成都参加四川首次选派官费留日学生考试,顺利通过考试,但官府得知他在巴县离经叛道的言行,便取消了他的留学资格。邹容要求父亲允许他自费留学日本,又遭到舅舅等人的坚决反对。
贰 剪掉监督姚文甫的辫子
1901年秋,在一些师友的帮助下,他离别故乡,到上海补习日语,为自费留学做准备。次年春,邹容到达日本东京,一面勤奋地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理论和历史,自称“录达人名家言印子脑中”;一方面加入中国留日学生的爱国和革命活动。
1903年1月29日(正月初一),在东京留学生会馆举行的新年团拜会上,邹容登台演说,“大倡排满主义”。这次演说是邹容公开宣布自己革命主张的起点,也是他直接加入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的标志。
邹容反清的另一大胆行为是,1903年3月愤而将压迫学生的监督姚文甫的辫子剪掉,悬于梁上。这件事轰动了东京留学界。清政府以犯上作乱的罪名要求日本外务省捉拿邹容。于是,邹容被迫离开日本回国。
在日本留学的这一年,是邹容成长过程中关键的一年,他以爱国者去,以革命家归。归国时,行李箱已放着《革命军》的底稿。
4月,邹容到达上海,住入“爱国学社”,结识了章太炎、章士钊等革命志士,此时,“拒俄运动”正在上海兴起,邹容立刻投入这场反帝爱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