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侨领云茂修
辛亥革命网 2011-08-16 00:00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吴棉 查看:
云茂修(1883-1959),字竹亭,泰名哥松·云大军,祖籍文昌县龙马乡。出生于泰国华侨之家,父云崇对,是旅暹琼侨最早的社团琼州公所的主要创建人和最早的负责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父亲病逝,年仅19岁的茂修继承父业,先后创办云瑞和制冰厂、云瑞和汽车厂、BMC洋行、制药厂、火锯厂等一系列大型企业,并兼任华暹银行董事长,成为屈指可数的华侨巨贾。辛亥革命前,加入中国同盟会,曾担任中国国民党暹罗支部议长等职。与冯尔和、王斧军等侨领,积极协助林文英组织华侨革命团体,发展同盟会组织。云茂修先后兴建昭应庙、筹组会文社,是泰国育民学校、海南山庄、海南会馆等社团的主要创建人。历任旅暹琼州公所总理、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天华医院董事长、暹罗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委员、中华会馆主席、泰国海南会馆一至六届理事长、华侨救国总会常务理事等职。
琼籍爱国侨领云茂修是孙中山先生最坚定的追随者之一,他不但倾尽全力资助革命,还派家人回国参加反清武装斗争,令孙中山非常感动。
辛亥革命前夜,华夏大地满目疮痍,列强横行,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积弱难返,华族被扣上“东亚病夫”蔑称。
孙中山先生在海外成立中国同盟会,致力于推翻满清,建立民主共和的革命活动。在他的广泛宣传发动下,广大海外爱国华侨成为支持革命的中坚力量,琼籍泰国侨领云茂修便是其中最坚定的追随者之一。
革命侨领
8月6日,海南日报记者在海南云氏会馆查找云茂修资料时,发现这位面容清瘦、神情坚毅的老人留在海南的图片文字资料并不多,但会馆干事云天明告诉我们,竹老(乡侨们对云茂修的尊称)留给云氏家族的精神财富是不可估量的。
云茂修,字竹亭,1883年出生于泰国华侨之家。其父云崇对为文昌龙马乡人,年轻时出洋谋生,先在星洲后入暹罗。初抵异邦,云崇对先是挑担卖米,后改做饼干生意,因为人聪敏又经营有方,生意日渐发达。不久,这位来自琼岛的青年奇迹般地赢得泰国皇族娘坎·赞达军的爱情,此后家业越做越大,成为颇有声望的琼侨富商,先后发起创建旅暹琼侨最早的社团琼州公所(泰国海南会馆前身)和昭应庙等。
云崇对和娘坎·赞达军共育七男三女,长男早夭,茂修居次。云茂修少时毕业于泰京英文学校,后奉父命返乡学习中华文化和华夏礼仪。回乡四载,他亲眼目睹清廷腐败无能,国家积弱,人民受苦,华侨被侮,因此,十分拥护和支持孙中山先生推翻帝制的革命主张。早在辛亥革命爆发以前,他就已经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奔走革命,出钱出力,不遗余力。
1905年,孙中山到泰国曼谷宣传发动革命时,一些胆小怕事的华侨迫于清廷的淫威,对孙中山避而不见。云茂修则热情地敞开大门欢迎孙中山,倾囊相助。他与当地几个同盟会会员跑上跑下安排孙中山在曼谷的吃住,利用自己在当地的影响力在侨界组织捐款,还发动华侨加入同盟会,协助孙中山积极扩大革命影响,打消了广大华侨对革命的疑虑。云茂修、冯尔和、林茂伦(林文英之父)等人甚至卖掉火锯厂等产业,资助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
孙中山与云茂修交往密切,鸿雁飞书,经常出入于泰国曼谷的云家,并多次指导琼籍华侨的同盟会员开展革命活动。
1908年12月15日,孙中山在致琼侨同盟会员的信函中说:“琼州形势,最有可为,而又得诸兄伟力合持,为本地方之领袖,将来粤省他方大动,琼州为之后援,则尤为事半功倍。”除了商议筹寄革命运动经费事项外,他要求“联成海南同志,扩充团体,也是要务。”
受孙中山指示,云茂修等人全力协助林文英在泰国组织华侨革命团体,维护华侨利益,发动华侨支持辛亥革命。在他们的组织下,南溟商会、会文社、琼州会所等社团相继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