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竹白:愤葬同志再举义帜

辛亥革命网 2011-09-07 00:00 来源:大河报 作者:盛夏 姚晨雨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他是个儒雅书生,亦不惜流血牺牲。河南举义失败,他甘冒生命危险集烈士遗体殓葬。“革命尚未成功”,他再举义帜,终被捕杀,慷慨就义。
 

  引子

  他,出生于仕宦之家,琴棋书画无不精妙。儒雅书生,亦不惜流血牺牲。河南举义失败,他甘冒生命危险集烈士遗体殓葬。“革命尚未成功”,他再举义帜,终被捕杀,慷慨就义。他说:“各国革命流血,譬之一盆;中国只有一杯,不亦甚易乎!”

  他,就是沈竹白。

  东瀛归来教书启民智

沈竹白像

  沈嘉炎,字竹白,号明甫,后以字闻名,世人遂称沈竹白。

  他祖籍浙江绍兴。1878年八月二十八生,因其祖、父两代宦居河南,入了河南许昌籍。

  沈竹白祖父曾在清吏部任职,历任河南许州州判、裕州知州,沈嘉炎父亲历任罗山知县、汝宁府汝南埠通判。

  沈竹白弟兄五人,他最小。幼年的他聪明好学,在母亲的教诲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记者在沈竹白孙子沈毅家中,得见其绘画遗作,颇见功力。开封烈士陵园,还收藏着他曾弹奏过的风琴。

  “因我曾祖与袁世凯有旧交,当袁世凯回项城葬生母刘氏时,我祖父沈竹白随父谒袁。袁世凯欣赏他是个青年才俊,1903年,令他赴天津督署,委任他为督署文案。他坚辞不就,入天津北洋大学读书。”沈毅道。

  1905年,沈竹白东渡日本,第二年由胡经武(胡瑛,著名反清志士)介绍,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并结识了张钟端等人。他积极参加革命党与保皇党在政治思想领域的大论战,为《河南》杂志撰写文章。他以“不白”的笔名,在《河南》第五期上发《警告同胞勿受要求立宪者之毒论》,文中写道:“……士与士联,商与商联,工与工联,或罢市、示威、抗税运动。众心如一,可贯金石,岂惧专制之政府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