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青岛市教育局长的林学家韩安(3)
辛亥革命网 2012-01-0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北洋政府交通部为谋自筹供应铁路所需枕木、电杆,1918年决定设京汉铁路局造林事务所,商调韩安任所长,并借用农商部英籍林务顾问波尔登协同筹办。经勘定在河南确山县属黄山坡及信阳县南鸡公山李家寨一带,收购荒山数万亩,开辟苗圃25处,每处面积200亩,选择适宜作枕木、电杆用的树种,大量育苗造林。每路置监督员一人,连同各苗圃的技术员均由农商部派遣。韩安于1918年接受交通部任命,调充京汉铁路局造林事务所所长,兴办铁路沿线育苗造林。这是中国铁路育苗、造林护路的一项创举,开中国营造护路林之先河,每年造林数百万株。韩安还偕同波尔登前往陇海、津浦、沪宁、京绥各路视察,拟具这些线路的造林计划,报部采择施行。在此与冯玉祥将军结为深交,以后多次合作共事。冯玉祥将军1920年任旅长时驻军信阳,他见到韩安经营的铁路苗圃,苗木茁壮葱茏,路旁林木翠绿挺拔,极为赞赏。与韩安见面交谈中,方知两人既谊属安徽巢县同乡又同庚,而且又同是贫苦出身,同是基督教徒,都目睹过清廷腐败,军阀混战,江山破碎,生灵涂炭的惨景,促使他们成为忧国忧民、向往革命的知音,从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韩安向冯玉祥多次陈述森林的重要作用,导致冯玉祥领导所属部队在鸡公山一带进行植树造林活动,韩安则提供大量苗木并给予技术指导,又开创了中国近代兵工造林之先河。鸡公山原有稀疏的天然次生林,海拔较高,风为旅居华中的西方人避暑胜地,经历年以来造林抚育以后,林木苍郁繁茂,鸟兽毕集,益成为华中旅游胜境,1988年已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冯玉祥后改任河南省督军,聘请韩安为顾问,参赞实业建设政务。1922年,韩安曾应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校长金邦正之邀,任教务主任兼森林系主任。1922年冯玉祥任检阅使时,驻军北京南苑,调韩安前往,再次协助该军进行兵工造林活动,林界传为佳话。
1924年,冯玉祥任西北边防督办,1925年2月,任命韩安为察哈尔特别区实业厅厅长、绥远特别区实业厅厅长兼垦务局总办,对两省区的林业、农业以及地方工业多有建树。1926年1月,冯玉祥的“国民军”遭到奉系和直系军阀的联合进攻,韩安作为翻译随冯取道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前往苏联考察两月,后冯派韩安经由海参崴前往广州与国民党联系出兵北伐,事毕返居上海作为西北军与苏联住沪领事馆的联络员。韩安于这年加入了中国国民党。1924年起,他任冯玉祥顾问;1922年任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教授兼林学科教务主任。次年,他接替梁希,兼任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主任。他是最早在中国农业大学前身担任教授和林学科教务主任及森林系主任的学者之一。他为当时的森林系的建设与发展,为中国近现代林业教育的开拓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伐战争胜利后,韩安于1927年10月任安徽省政府委员兼省会安庆市市长,1928年3月,任安徽省政府教育厅厅长,他将安徽省农学院改名为劳农学院,以示劳动伟大光荣。12月去职。1929年韩转任山东青岛市政府参事兼山东省政府顾问,翌年改任青岛市教育局长,不久辞职赴汉口,受聘为平汉铁路局顾问,参赞和筹划路局农林事务。
国民政府于1933年成立全国经济委员会,在西安设置西北办事处,次年韩安任该办事处专员、1936年擢升主任,负责举办西北水利、卫生、公路、合作社、农贷等经济业务。在此期间,他积极任用国内外著名的科技专家。主持建成泾惠、洛惠、湄惠、渭惠等水利工程;建成西安至兰州、汉中、广元、天水等公路。同年陕西省林务局副局长、德藉林学家G.芬次尔(Fentzal)逝世,韩安被派兼任遗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