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志士丁佛言(5)

辛亥革命网 2011-12-3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近代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书法家、古文字学家丁佛言,戊戌变法失败后,他痛心疾首,趋向革新,自剪辫子,动员妻子放足,1905年8月官费东渡日

  丁佛言(1878,12,21~1931,1,19)山东黄县(今龙口市)城关宋家疃人,原名世峰, 初字桐生、息斋、芙缘,继改字佛言,四十岁后始以字行,别号黄人、莲钝、迈钝。所居曰松游盫,因亦别署松游、松游盫主、还仓室主。近代篆刻家。精研文字学,书善篆隶,笔力雄厚,寓奇险于平正,于端庄中含风韵,有“金刚杵”之誉。

  丁佛言是黄县丁氏家族光裕堂第15世孙,祖父丁培芬,父亲丁翰章,丁佛言为丁翰章第三子。其父丁翰章(1853—1917)字汉亭,附贡生,诰封奉直大夫、侯选同知。母亲王氏。丁佛言兄弟三人,长兄丁世崧、次兄丁世罄,他排行第三。 丁佛言发妻王氏病故后续弦山湘文,过继了侄子丁少言和外甥女丁孝佐为子女。丁佛言生前收藏的部分、拓本及著述手稿,由山湘文1950年捐赠山东古物管理委员会,现存山东省博物馆。

  少年奋进,立志救国。自幼聪颖好学,酷爱书艺,19岁为县庠生员、补廪生。戊戌变法失败后,他痛心疾首,趋向革新,自剪辫子,动员妻子放足,遭父训斥,负气出走,1904年 (光绪三十一年)就读于济南全省师范学堂(今山东省师范学校)。1905年8月官费东渡日本,当年11月入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科学习,为第四期学生,与沈钧儒同学。1907年5月学成归国。后执教于山东法政学堂。

  从政生涯,他始自1908年积极参与了同盟会领导的山东保矿会,反对德国侵占山东矿区。1909年(宣统元年)当选山东省咨议局议员,开始从政。其时,开始踏上政治舞台,他对“议员”职位并无多少兴趣,努力在探索兴邦救国道路。他在一首七绝中写道:“莫将宦海问长年,平地风波万顷烟。若使胸中无把舵,终生一叶恁簸颠。”

  戊戌变法失败后,他痛心疾首,趋向革新,自剪辫子,动员妻子放足,1905年8月官费东渡日本,当年11月入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科学习,为第四期学生,与沈钧儒同学。1907年5月学成归国。后执教于山东法政学堂。始自1908年积极参与了同盟会领导的山东保矿会,反对德国侵占山东矿区。1909年(宣统元年)当选山东省咨议局议员,开始从政。努力在探索兴邦救国道路。

  1911年10月, 武昌起义爆发, 各省纷纷响应。11月5日济南各界1000多人在省咨议局开会,同盟会山东支部主盟人徐镜心等草拟山东独立大纲七条,要求山东响应共和,脱离清廷,宣布独立。丁佛言等将独立大纲改为劝告政府八条,提交山东巡抚孙宝琦,限三日内答复。11月7日省城同盟会员等革命党人与绅商学各界人士集会,宣布取消省咨议局,成立山东全省各界联合会,作为全省立法和监督行政的最高机关,推举夏莲居为会长,丁佛言为秘书长。11月13日山东全省各界联合会在济南原省咨议局召开独立大会,迫使山东巡抚孙宝琦于11月13日宣布山东独立,丁佛言发表演讲。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