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志士丁佛言

辛亥革命网 2011-12-3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近代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书法家、古文字学家丁佛言,戊戌变法失败后,他痛心疾首,趋向革新,自剪辫子,动员妻子放足,1905年8月官费东渡日
 

  近代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书法家、古文字学家丁佛言,戊戌变法失败后,他痛心疾首,趋向革新,自剪辫子,动员妻子放足,1905年8月官费东渡日本,当年11月入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科学习,为第四期学生,与沈钧儒同学。1907年5月学成归国。后执教于山东法政学堂。始自1908年积极参与了同盟会领导的山东保矿会,反对德国侵占山东矿区。1909年(宣统元年)当选山东省咨议局议员,开始从政。努力在探索兴邦救国道路。他在一首七绝中写道:“莫将宦海问长年,平地风波万顷烟。若使胸中无把舵,终生一叶恁簸颠。”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 各省纷纷响应。11月5日济南各界1000多人在省咨议局开会,同盟会山东支部主盟人徐镜心等草拟山东独立大纲七条,要求山东响应共和,脱离清廷,宣布独立。丁佛言等将独立大纲改为劝告政府八条,提交山东巡抚孙宝琦,限三日内答复。11月7日省城同盟会员等革命党人与绅商学各界人士集会,宣布取消省咨议局,成立山东全省各界联合会,作为全省立法和监督行政的最高机关,推举夏莲居为会长,丁佛言为秘书长。11月13日山东全省各界联合会在济南原省咨议局召开独立大会,迫使山东巡抚孙宝琦于11月13日宣布山东独立,丁佛言发表演讲。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1913年南京临时参议院迁北京后,他当选为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为庶政委员会委员。正式国会成立后,又被推举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丁佛言全程参与了《天坛宪草》的起草工作。

  因反对军阀曹锟贿选而辞职回到家乡,自此遂绝意政途,潜居著述。虽先後担任山东政法学堂教员、民国大学文字学教授,主《神州日报》、《亚西亚报》、《国民日报》、《中华杂志》等报刊编辑、总编辑。但仍以隐退后坚持他对古文字学的研究。1925年北平故宫博物院成立,丁氏为“古物审查委员会”委员。1928年,为避张宗昌裹胁由原籍抵京,暂住西城一住宅。以卖字为生,埋首于断碑古籍中。素精小学,又久居北京,常涉足厂肆,交游复广,是以所得龟甲、彝鼎、泉玺、陶玉之属拓片不下七八千种,探微抉秘,时冠同侪,遂瘁数年之力,潜心研究,造诣极深。丁佛言本来在从政外,醉心于书法篆刻,是继清末杨沂孙、吴大澂、吴昌硕之后的又一位篆书名家,时有“南吴(昌硕)北丁”之称。他精于研究古文字的形、声、义,不仅能写甲骨文、金文、小篆等风格各异的篆书,也能写隶书、楷书、章草、行草书等书体。增益吴大激《说文古籀补》未收之文为《说文古籀补补》,风行一时。所著为《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仅收有此一种,由杨钟羲著录略云:“《说文古籀补补》十四卷附录一卷(甲子石印本)。……吴大激《说文古籀补》于鼎彝外佐以钵文、陶文、古化文。初刻本三千五百余字。重刻本增一千二百余字。佛言依吴著之例,取所见秦前文字,为吴著所未及者,新出土诸器之字。旧器尚无考释之字,余所补悉为重文。而于陶钵加详,共补三千八百余字。……为有条不紊也。”据王献唐先生《黄县丁佛言先生遗著目录》所载、尚有《续字说》三册、《还仓述林》十三册、《还仓室述异》四册、《文始》一册(章炳麟亦有《文始》一书,书名偶同耳) 、《古玺初释》三册、《古陶初释》一册、《说文部首启明》四册等稿藏於家。尚有《说文抉微》、《松游庵印谱》等20余种文稿,近百万言,但多未付梓。上世纪80年代其后人从海内外征集到部分书法篆刻作品,在台湾出版了《还仓室遗珍》。1995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丁佛言书法选》。

  丁佛言在1923——1928年间,隐退回到家乡,潜心研究古文字学。他有许多亲朋故交在青岛,在这五年多的时间里,和青岛的联系不断,他居青岛的同道好友张公制藏有他的书法作品甚多,解放后,大都捐给人民政府;少海书画社发起人之一由诺山原籍黄县羊岚镇涧村,其父由升堂,原名培筠,字竹亭,举人出身,民初历任东北抚松、惠德县知事,陕西河洛道尹,冀鲁豫副巡阅使吴佩孚秘书长等职。因其为官清正,耿直不阿,被吴佩孚戏称“犟由”。1924年直奉战争吴佩乎败北,他亦卸任回乡。其书艺与丁佛言、王叔鹤等并称“黄县八大家”。由诺山幼女原名济光,1924年生于济南,后过继给丁佛言为女,更名丁孝佐。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