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盟山东的徐镜心(3)
辛亥革命网 2011-12-2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徐镜心来到中山先生身旁,轻声问道:“先生,您的意见,在目前这种政治局面下,究竟应采取何种方略为好?”中山先生沉思了一下说:“我个人意见,在目前局面下,我们党只能转为在野党,深入到实业界和各界民众中去,注重民生,注重人才,壮大组织,掌握舆论,监督政府,需要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支强大力量,然后通过选举,取得组阁之权,以达到建成真正三民主义社会之目的。”
孙中山在山东青岛,与青岛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代表合影
1912年9月27日上午8时,徐镜心陪同中山先生,在济南辛庄军营检阅陆军第五镇官兵演操并即席演说,并与周自齐等合影(此张照片现存济南市档案馆)。9月27日下午,孙中山先生出席山东省议会、教育会、国民党、自由党、共和党等52个团体举行的欢迎会,演讲前接见各界代表并合影留念。
徐学航印象很深的一张合影,是徐镜心与孙中山先生及宋蔼龄三人的合影照。照片中徐镜心居中,孙中山立在徐镜心右首,宋蔼龄打着太阳伞立在徐镜心左首。这张合影在文革“破四旧”时遗失。目前存留下的照片都成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徐镜心(1873—1914),又名文衡,字子鉴。龙口市(原黄县)黄山馆镇后徐家村人。同盟会山东主盟人,国民党山东支部理事长。5岁入学,青少年时便萌发政治改革、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入烟台毓才学校读书。1902年肄业于济南高等学堂。1903年考入日本福田大学法律系,攻读法律。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他加入同盟会,并被孙中山委任为山东主盟人。1906年回国,与谢翊臣(谢鸿焘)等人创办了烟台东牟公学,招收爱国青年发展同盟会员,进行革命活动,成为同盟会在胶东的联络中心。他还授意分布全省的同盟会员,利用清廷提倡私人办学的机会,创办学堂,以开展革命活动。两三年内,仅黄县就办起学堂10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