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倡创办中国红十字会的吕海寰(2)

辛亥革命网 2011-12-2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吕海寰,山东掖县人。以举人官兵部兼总理衙门章京,外简常镇道,署苏松太道,有政声,继出使德国,辛丑后归国,与盛宣怀同主办修订商约

  二十七年(1902)使德荷任满回国,初抵上海;由户部左侍郎迁都察院左都御史,改工部尚书;兼办理商约大臣(常住上海)条约改订委员。在任驻上海商约大臣时,曾于1901年10月奏设上海商会议公所,次年2月赁屋于南京路五昌里办公,为设商会之始;1902年8月29日,会同盛宣怀与奥匈、比、搭、英、日、荷、西美等国全权代表在上海签订《续修增改各国通商进口税则善后章程》;其后,意、俄、丹法、挪威、瑞典、葡等国也相继签字。9月5日,又与英国商约大臣马凯在沪签订《续议通商行船条约》;1903年10月8日分别与美、日全权代表在沪订立《通商行船续约》;1904年11月11日与葡萄牙使节白朗谷在沪续订中葡商约;1905年4月13日同德国在沪会谈商约。看来,吕氏为与外国通商是作出不少贡献。二十九年秋,被派谛结追加中日通商航海条约;三十一年改兵部尚书、商约大臣(仍留沪);三十二年,兵部尚书,改正黄旗蒙古都统;任外务部尚书兼参预政务大臣,未几改任会办税务大臣(专任)。三十三年(1907)吕海寰回国任津浦路大臣,驻济南泺口,督办津浦铁路,指挥修筑泺口大桥和浦口车站。之后,历任工部、兵部和外务部尚书等职。1908年调任督办津浦铁路大臣;回国后督办津浦铁路,阻力重重,举步维艰。吕海寰苦口劝导,解决了浦口站泺口桥两大关键问题,使铁路顺利通车。秋,被开缺。1909年(宣统元年),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为使中国加入世界红十字会,兼办慈善救济会事宜,四年任离职。他到处奔走联络。晚年,辞官定居天津。1927年1月病逝。

  辛亥后,吕海寰初居青岛,与周馥等倡建“十老会”。曾吟诗云“堂开绿野竹松清,异地相逢车盖倾。石上三生如伯约,樽前十友尽知名。梦回北阙思蓂荚,酒尽南山酌菊英。愧我癫顽随九老,朝颐共结岁寒盟。十人七百有余岁,南北东西俨弟昆。身阅五朝同矍铄,宦游卅载绝攀援。乱离敢效香山社,娱老聊开北海尊。只是圣明惭未报,优游林下总天恩。”仍眷恋失去的先朝,抒发遗老之情可见。

  1912年袁世凯任大总统后,被聘为总统府高级顾问,其间一度督办山东赈务。1914年5月,任参政院参政;同年9月辞职。1917年张勋复辟,任为弼德院顾问大臣,未就。1922年任山东饥馑救济会会长。晚年退居天津,并与靳云鹏等人组织山东旅津同乡会,任会长。

  《凌霄一士随笔,吕海寰遗事》载:‘吕海寰原籍山东掖县,游京师,遂入大兴籍,补博士弟子,领同治六年丁卯乡荐。会试屡不第,以舌耕为业,设帐于户部经乘樊某家。时咸丰间政府所发钞票,已等废纸,惟捐官上兑尚可用。樊家所存甚多,一日樊与海寰谈及,曰:‘先生何不捐一部曹?此间所存之钞票可作上兑也。’海寰唯唯。樊遂代上兑,捐一员外郎,签分兵部,……”同时,“会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考章京,经本部保送与考。题为《为断乃成论》,出自韩愈《平淮西碑》,与考各员多不知出处,海寰则源源本本,文特精采,取列第一。传到后,为堂官所重。”看来,吕海寰尚能发奋治学。

  吕海寰任常镇通海道时即曾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如创设保婴局、京口救生会,开浚荷花塘船坞等。二十九年十二月(1904.2),日俄战争爆发。此时,工部尚书吕海寰正在上海任会办商约大臣。他与同任商约大臣的工部左侍郎盛宣怀和驻沪会办电政大臣吴重熹邀约上海官绅和各驻沪机构代表共同协商,于三十年正月二十四日(1904.3.10)正式成立了“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同时,吕海寰于1904年3月21日与英、法、德、美总领事共五个中立国合办,,专以救护战地中国商民此为中国红十字会之始。该会属慈善性质,直接目的在于救护日俄交战双方伤兵及东北战地难民出境医治。日俄战争两年间,共救护46.7万余人出境。光绪帝曾发上谕,“颁发内银十万两”作经费,以为褒奖。早在红十字会初创时期,吕海寰即为中国加入国际红十字组织多方奔走,1904年8月12日,日内瓦万国红十字会会长、副会长联名具函,言中国入会一事业已成就,瑞士联邦已按照万国公例布告在约各国。但最终未予正式承认。三十三年,“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吕海寰任会长。次年,吕海寰为中外总董等办事人员制发了分金银铜三等的双龙红十字佩章和凭照。宣统二年(1910),清政府正式委派其副手盛宣怀为会长,并颁发关防。在吕海寰的不懈努力下,辛亥革命爆发,清廷又改派吕海寰出任会长,会同总董沈敦和、福开森办理战地救护事宜。其间大清红十字会改为“中国红十字会”,于十月廿五日派出医疗队驰赴武汉。武昌一役,治疗伤者数千人,掩埋尸骸8000余具。1912年1月15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正式通过承认中国红十字会。同时,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批准中国红十字会立案,2月正式获得承认。10月,政府以袁世凯总统令形式,任命吕海寰为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此后,吕海寰领导红十字会在国内主要进行救灾事宜,如1912年浙江水灾,1917年皖北大水,1919年苏、浙、皖、鄂水灾的救、医、赈,均成绩斐然。1919年7月8日,中国红十字会正式加入各国红十字协会(现称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协会)。此后,吕海寰领导红十字会积极开展了国际救济活动。1914年捐款救济欧战难民和日本鹿儿岛地震难民,1920年8月救助俄属庙街2000余名避难华侨和驻外领事、军舰,都赢得国际社会的一致赞誉。1920年9月,年事已高的吕海寰辞去了会长职务,仍被公推为名誉会长。此后定居天津,1927年1月7日病殁于天津,年八十八岁,次年归葬家乡。

  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收吕海寰之著作有两种。认为《庚子海外记事》四卷“颇有史料价值;”《奉使金鉴》六十卷,补辑四十卷。在“未见明清两朝实录,可作为外交家所当研究之书。”评价甚高。尚著有《松荫山房日记》《星輶日记》(稿本)等。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4月生,原籍文登市,现居青岛市,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高级经济师,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社区公益之星。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