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耆这个人(3)
辛亥革命网 2011-12-02 00:00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侯宜杰 查看:
善耆听说,马上前去看望,对代表董之威、孙振香和王惕说:“此处王爷暂时不能见客,休息三日,再见如何?”
董之威答道:“如三日准见,我等即立候三日无妨。”
善耆说:“这太难为情了,要不然,请至巡警厅上少息。”
孙振香问:“王爷是否将代表等送交巡警总厅?”
善耆忙答:“不是,不是,是请诸君暂到厅上,待以客礼。”
孙振香仍存怀疑,说:“客礼不敢当,代表等知守法律,如王爷交厅拘留,不敢不往。”
善耆诚恳地说:“噫,拘留所岂是以待国民的地方!诸君不辞劳瘁,为四万万同胞奔命,我若拘留诸君,诸君固然有词以谢三省同乡,本爵何以对天下人民!本爵为人居心,诸君当可相信,睹此时势艰危,心如潮涌。”说时泪痕承睫,盈盈欲堕。(《第四次国会代表谒见庆邸详记》,《盛京时报》1910年12月28日)后来即进内劝说奕劻接见了代表。
旋即,朝廷下令不准再请缩短国会年限,并令民政部将东三省代表护送回籍。而后载沣询问此事,善耆详陈了“代表之热心国事,实为时势所迫”。并请催促宪政编查馆迅速编订内阁制度,改订筹备宪政清单,“以副人民之望”。(《四次国会请愿了矣》,《申报》1911年1月4日)
次日东三省代表回籍,善耆亲自到车站相送。
1911年4月,管理皇室宗族事务的机构宗人府召开秘密会议,请善耆参加。会上有人提出,近日各报言论排斥亲贵大臣任内阁总理,对于温生才一案(温生才为同盟会会员,1911年4月8日刺杀广东水师提督李准,误认广州将军孚琦为李准,将其击毙,被捕就义)的报道,言论中无不含有种族革命,提倡暗杀主义。“若不设法消灭,流弊所及,大局何堪设想!”
接着有人拿出一份名单,上有京城报界颇有声誉及发起国民会、讲报社的35人,均冠以某某党派的罪名,交善耆入奏,请旨拿办。善耆阅后,肃然答道:“此事关系甚大,恐滋纷扰,碍难遵办。”(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281页)与会人员见其如此,不欢而散。
即使对主张武力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党人,善耆做得也不算太绝,甚至表示好意。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徽起事,枪杀巡抚恩铭被捕,清廷以罪大恶极,多主抄家灭族之议,独善耆以为时方预备立宪,不当用此残酷刑罚,致失人心,故仅处以斩刑。他还引用革命党人程家柽为府中幕僚,颇示优待。同盟会会员白逾桓、田桐、景定成诸人在北京开设报馆,程家柽予以相助,善耆知道也不过问。
善耆还派程家柽赴日本送给同盟会总部三万元,章太炎特写信劝其入会,合谋革命。善耆没有同意,但对程家柽表示,愿相扶助。1910年4月初,汪精卫与黄树中(后改名黄复生)、罗世勋密谋用炸弹暗杀摄政王载沣被捕,法部尚书廷杰主张立即判处死刑,善耆说他们都是政治犯,应当采取怀柔政策,力主从宽处理。载沣也意主宽大,因此判处汪精卫与黄树中二人终身监禁,罗世勋有期徒刑十年。善耆还提出对他们应当优待,一再探监,馈送食品和金钱。
1911年5月8日,以奕劻为总理大臣的皇族内阁成立,善耆改任民政大臣。由于他的政见与奕劻等人往往不同,载沣因其执行命令不太坚决,也对他疏远了,8月15日,将他调任为理藩部大臣。
有人说善耆之所以有上述表现,是想别树一帜,取代庆亲王奕劻,出任第一任内阁总理大臣,从而掌握国家大权。如果善耆真当上了内阁总理大臣,就其思想行事来看,绝不会像奕劻那样,不经资政院和各省咨议局议决,悍然违背立宪原则和民意,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向外国借款筑路,以致引起保路运动,断送了清王朝,历史也许就要改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