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祥骏与辛亥革命(4)
辛亥革命网 2011-10-1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宋庆阳 查看:
何时惠我延平剑待化双龙证夙因
如上所述,江苏南北经济、文化水平差异很大,所以刘仁航等人在清末即提出联络徐州周边的河南、山东、安徽部分地区,成立淮海省。辛亥革命爆发后,苏北代表麇集清江,图谋划江而治,成立江北省。徐州地绾南北,人才辈出,有“北门锁钥”、“南国重镇”之谓。尤其民风劲悍,好勇善战,有“中邦日耳曼”之称。如高旭在《更生斋集·序》中言道:“余即以诗观周君,洵可谓嵚崎磊落倜傥非常之士矣。以此知徐淮间百年来沉毅果敢之气,犹有一二存者。”姚光在《淮南社·序》中也有类似的表达:“今此社之结,因文学而导其保种、爱类之心,……二淮沉毅果敢之民风,犹有存者,则今日慷慨悲歌之伦,安知不即异时挽狂澜、扶大厦之士乎?”周实、阮式、周祥骏等相继殉义,炸弹光中觅天国,头颅飞舞血流红,为了革命事业杀身成仁,彪炳史册。对以气节相砥砺的南社来说,相比朝成美新之文,夕上劝进之表,沦为袁世凯帮凶走狗的“荃蕙化茅”之流,周祥骏等人慷慨赴难,两者何啻万里!辛亥革命后,对革命阵营乃至南社社友的一些变化,陈其美在1915年曾经慨叹:“二次(革命)以后,有声望者不能牺牲身命,以致民风孱弱如此!”
民国3年,也就是1914年5月16日,周祥骏被“辫帅”张勋杀害于徐州,罪名是“敛财招匪,潜通乱党”。周祥骏下狱后,其子周公权星夜赶往北京,向时任陆军部次长的徐树铮求救,徐树铮随即急电张勋放人。此前,张勋因百般利诱周祥骏为其效力未果,且因在辛亥革命当中,周曾经多次与己敌对,接到电文后,张勋不仅不放人,反倒立即把周祥骏处死,并回电说接到电报前周已被杀。周祥骏下狱期间,南社诸子纷纷设法营救。在狱中,周祥骏嘱周公权把平生所著送来审订。其在七师的学生张仁序(字雁秋,顾颉刚妻兄)化装成小贩到狱中送粥饭,祥骏感其诚,遂把其女周道芬(南社社员)许配给他。周祥骏就义后,遗稿七种被狱卒藏匿,周公权以百金赎回,并扶柩归葬于故乡马浅村。后周公权带幼弟周扬季躲至淮阴避祸,周祥骏夫人哭丧失明,二子道铭、女道芬吐血致死。遗著《更生斋全集》经过柳亚子、郭爱棠、张含章、沈子廉、陈士髦等人校订,直至1944年才由周扬季石印出版。2009年11月,周祥骏先生嫡孙周浩把仅存的一部家藏《更生斋全集》捐赠给辛亥革命博物馆。
关于周祥骏被杀,一般认作是地方劣绅周成五等告密,认为“张勋有宿憾于周祥骏”。周成五是曲头人,与周祥骏邻村,是睢宁西北乡有名的地主、团总。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眠,周祥骏的革命举动自然引发地方恶势力的不满。辛亥革命后,周公权受父命集资办团,1913年曾被诬告于张勋部下、睢宁县知事赵树南处,后得周祥骏辩诬免祸。“二次革命”失败后,张勋重新驻扎徐州,周祥骏被杀害。近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人提出新的论点,认为周祥骏之死不单是周成五的举报,而是由于四川“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宋育仁的出卖,才被捕惨遭杀戮。宋育仁字芸子,四川富顺人,光绪间进士。1894年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参赞,时值甲午中日海战,宋育仁曾密谋购买西方战舰、招募雇佣兵组建水师,准备驰援祖国,奇袭日本。后被清廷所阻,胎死腹中。宋育仁是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但是晚年的宋育仁思想日趋反动,张勋在徐州网罗一批前清遗老充当顾问,宋育仁即为高级顾问之一。因为七师为徐州当时最高学府,宋育仁即为张勋安插在学校,佯为讲学,实为潜伏的特务。周祥骏到七师任教后,宋育仁曾为周祥骏的《更生斋诗》作序,周祥骏待之以师礼,却被其出卖。于右任后有挽联“横经针孔孟,沥血铸淮徐”追悼,可谓切中肯綮。
往者已逝,来者可追,转眼间辛亥革命已百年。祥骏先生少子周扬季,以革命世其家,抗战期间参加中国共产党,毁家纾难,为开辟邳睢铜地区元老之一。一门英烈,壮烈可风。最后录先生《被逮下狱口号》一律,以示缅怀先驱,砥砺前行之意。
突来缇骑蔽天南,蛇影杯弓那易探。惯履险夷成一辙,漫劳恩怨付双担。
输将豪气风生谷,照澈澄怀月印潭。检点类编粗就绪,谳余手订幸差堪。
(作者为苏州市南社研究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