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籍辛亥志士胡秉柯(2)

辛亥革命网 2011-10-14 00:00 来源:潜江辛亥名人史话 作者:关贤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胡秉柯,字质斋。潜江人。1898年入县学,后转两湖书院读书。在拒俄运动中和革命者聚会花园山,成为聚会骨干。和李四光等24人一同被清政府

  随后,胡秉柯拜会了公使孙宝琦,得知孙宝琦已经命令那几人将盟据交还各位留学生,知道已无大的问题,即禀明孙中山回比京,向比利时同学汇报情况并重新补填盟约寄给孙中山,得到孙中山的同意,胡秉柯离开了巴黎。

  胡秉柯回到比利时,即与贺之才、史青等商量,决定召集所有比利时加盟者开会,由胡秉柯将4人叛盟经过情形向大家做了报告,然后请大家讨论是否继续追随孙中山革命。会上各位同学都痛斥4人的叛卖罪行,赞扬孙宝琦还算知道民族大义,能息事宁人,大家表示决心追随孙中山革命到底,赞成重新写盟书,送呈孙中山保存。会上有同学提议,以后接纳新党员,为避免坏人混入,务须慎重考虑,认定切实可靠,方能介绍他参加。于是决定了三项事情,以利开展今后的工作:一是每月每人捐纳其官费的十分之二,积存生息,以备革命工作之需(其后孙中山多次到欧洲,即靠此款供应);二是每月聚会一次,研究革命方法及建设事业;三是设立编辑部,出版刊物或投稿到外国报纸上进行中国革命宗旨的宣传。会后,大家补填了盟书,胡秉柯将盟书和会议结果一起寄给孙中山,孙中山感到十分满意。比京布鲁塞尔成立留学生同盟,开同盟会的先河,被认为是同盟会的起点,后来这帮留学生,被称为同盟会的“先天会员”。 孙中山也认为他的欧洲之行,就是同盟会的开会之始:“开第一会于比京,加盟者三十余人,开第二会于柏林,加盟者二十余人,开第三会于巴黎,加盟者亦十余人。”(《孙中山选集》上卷第176页) 

  二、离别妻子回到祖国,成为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参议员

  孙中山的欧洲之行,胡秉柯奔走于柏林和巴黎之间,获得孙中山极大的好感。

  1911年武昌首义后,孙中山于11月21日到法国,24号离开。孙中山在巴黎没有来得及去做或者没有做到的一些事,他要求胡秉柯在他离开后替他做,胡秉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没有任何官方身份的情况下,以私人身份作为孙中山的代表访问了法国外交部,虽然没有得到实际性的结果,但却为南京临时政府与法国的交往打开了通道。他的使命结束后就回国了。这时候胡秉柯结婚不到一年,年轻的妻子是比利时人,还挺着一个大肚子,胡秉柯来不及等到孩子的出生(1912年春,胡秉柯妻子生下儿子胡圣宝,他打算革命成功后将妻儿接到中国,没想到不几年却殒命上海,生前连儿子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便放弃舒适的生活,离开温暖的家庭,走上了一条困苦艰险荆棘丛生的革命道路,只身回到中国。

  胡秉柯取道西伯利亚,经过黑龙江省,企图以同乡身份说服巡抚周树模举旗反正支持共和,但没有结果,于是他前往北京,住在同盟会京津支部人员张国淦寓所(东城九条胡同),外交部主事魏宸组也住在这里,他们曾经和汪精卫一道打算谋炸袁世凯,最后经过讨论接受了大多数同盟会领导的意见,放弃了谋杀袁世凯的计划。失望之余,胡秉柯继续南下,回到南京临时政府,这时候临时政府职位已满,胡秉柯作为孙中山的私人秘书进入总统府秘书处。他曾经参加了上海在1912年2月7日正式成立的华侨联合会,这是中国国内最早成立的华侨民间团体。

  1912年3月1日,临时政府湖北参议员时功玖、张伯烈、刘成禺因反对临时政府借外债集体辞职,回到湖北。3月2日,临时参议院补派田桐、刘道仁、胡秉柯、欧阳启勋为湖北议员。孙中山解除职务,临时政府北迁,在随后的议院风波中,胡秉柯等同盟会员的参议员资格在袁世凯政府的阴谋中被剥夺,导致湖北在北京参议院的席位没有一个是同盟会会员。胡秉柯被迫回到南京孙公馆。

  1912年8月24日,孙中山接受袁世凯的邀请前往北京,胡秉柯随孙中山住在石大人胡同迎宾馆度过了24个日日夜夜,他和魏宸组担任文件及代表出席演说事项。9月,胡秉柯跟随孙中山视察很多地方如太原、石家庄、天津、山海、济南、青岛。10月3日,从青岛返上海。按照胡忠明《伯兄质斋先生行谊记略》说,胡秉柯在跟随孙中山在北游青岛的时候“宣扬党纲”,“听者目为国士”,可见,胡秉柯在跟随孙中山巡游期间,也不停发表演说,宣扬国民党的政纲,受到各地的欢迎。孙中山从青岛返回上海后,胡秉柯于此间返回家乡,担任同盟会鄂支部(虽然同盟会已经宣布组成国民党,但湖北始终用同盟会鄂支部名义)评议长。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