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籍辛亥革命志士潘鼎新(2)

辛亥革命网 2011-10-12 00:00 来源:华容县历史文化研究会 作者:江良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潘鼎新,湖南省华容县三封寺镇松木桥人,潘鼎新本名祖义,学名潘毓,字竹溪,号祝一,又号平界。在日本留学时,将潘字拆开,取名米田三

  其时,袁世凯已正式任命谭延闿为湖南省都督。许多革命党人,特别是焦达峰、陈作新旧部,对湖南的形势深为不满。潘鼎新遂于这时从湖北返回湖南,同刘松衡等组织“湖南公民联合会”,公开指责袁世凯“违反约法,破坏共和,遂其帝制自专之野心”。并积极筹划驱赶谭延闿,谋求湖南独立。不意“公民联合会”内部出事,刘松衡牺牲,潘鼎新也被通缉追捕。于是,潘鼎新便在巴陵潘碧林家避了一些日子,然后乘船去武汉,又顺流去南京。这时,何海鸣正奉孙文命令继黄兴再次宣布南京独立,自任讨袁总司令。潘鼎新到南京即投入何部,还一度出任何的代理总参谋长。何海鸣是湖南人,何部的湘籍战士甚多,在此后的南京保卫战中,部队打得英勇顽强,伤亡也非常惨重。失败以后。潘鼎新离开南京流亡日本。

  潘鼎新这次来到日本,受到了日本友人的热烈欢迎和支持。其后。潘鼎新在日本一面进明治大学学习政治经济。一面写字作画募款接济革命同志。并且继续与孙文保持联系,潘鼎新这次逃亡日本未久,其妻周白云也前来日本,并在日本学习工作七年。

  二次讨袁事起,潘鼎新又由日本回国。与蔡锷一起讨袁。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曾任潘鼎新陆军少将,并授予二等大绶嘉禾勋章。黎元洪离职,潘鼎新则转入报界。参办《大陆报》和《泰晤士报》。潘鼎新在天津任《泰晤士报》华文版主笔时,曾发起组织中华全国报界联合会和全国和平统一协会。

  民国十八年(1929)。由张继向蒋介石和白崇禧推荐,潘鼎新被任命为东北边防军驻热河军特别党部政治部主任,还兼参谋长和热河省政府秘书长。其时,热河省长是汤玉麟,以后,在实行民主改革和整顿地方军队的过程中,潘鼎新遭到汤玉麟部下反诬,并以“通敌”罪名把他全家软禁在承德行宫。民国十九年,潘鼎新的次子紫香(云彪)死于承德。民国二十年,潘鼎新的妻子周白云又死去。接着,潘鼎新和他的小儿子志雄,又被改押于承德监狱。“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出兵占领东北,热河省的部队也向后方撤退。潘鼎新以前整军时组建起来的特务队受命负责掩护汤玉麟部队后撤,当特务队经过承德的时候,便派技术连陈连长将潘鼎新父子救出,但特务队也处于随时准备战斗的状态,不便随军携带,就将他们父子托付给当地商会照应。以后日本军队开进承德城内,商会的人不懂日语,请潘鼎新出来当翻译,恰巧进城的日本装甲兵司令百武的父亲,是潘鼎新在日本士官学校读书时的同学,因此百武也很尊敬潘鼎新,潘鼎新也就要百武的日军不要杀害俘虏,不要扰民。并请他们在承德休息两天,好让撤退部队少受损失。不久,伪满部队开到承德,潘鼎新便化装和尚由密云返回北平。

  潘鼎新一回到北平,就去军委会北平分会,找何应钦主任报告他们一家在承德的遭遇和他自己的冤情,何应钦故意避开关节问题,只说:“我并没有要他们把你关起来。”而已经撤退到天津的汤玉麟连忙赶到北平,假惺惺地登门向潘鼎新道歉,解释误会。并说要潘鼎新去天津继续相与共事,潘鼎新自然不肯吃他这一套。潘鼎新对国民党现实极度不满,决定不再出任任何军政职务,以后便在北池子自己家里杜门不出,一面读《易》,一面设帷供佛。民国二十三年,《亚洲民报》在北京创办,潘鼎新受报界朋友的邀请出任该报总编,还不时写点政治经济评论文章,每月百十块大洋,生计遂有着落。历尽劫难,悲痛家人之余,潘鼎新曾将其遭遇情况撰成长文,在《亚洲民报》上予以披露。《亚洲民报》是军人商震出钱办的,商震自己很少来报社,报社机关一切具体事务都由社长料理。社长姓包,上海人。潘鼎新同包社长的感情甚好,每年新春,包社长总要带领他的妻子和他那高高矮矮十四个孩子上门给潘鼎新拜年。

  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潘鼎新在北平没有离城出走,起初,潘鼎新还在中南海西边胡同北新街报社机关上班,不久,北平日伪政府成立,汉奸潘裕贵接管报社,他也就不再上班了,又在家里杜门不出。日本人几次要他出来做事,他都称病拒绝。以后,潘鼎新又在家里设帷供佛,并且正式加入道院(道院又叫红十字会,牌子挂在宣武门里面),参与道院活动,经常出席景山一带地方的求神会,被人称为“佛爷”。其时,罗和罗活佛来北平,潘鼎新不仅自己与这个活佛往来,还要他的小儿志雄拜见过这位活佛。他供佛用的是佛帐,是真正寻求精神解脱。不过,他也没有完全忘却人事,先是“七七事变”二十九路军的实力较强,在南苑还打得很好,潘鼎新的老朋友耿继周在二十九军任参谋长,耿曾对潘鼎新说,他要把鬼子赶到山海关去,以后北平沦陷,二十九军撤退,耿又进城向潘辞行,要潘为他照护家属,说他们还要打回来的,潘即骂他吹牛不兑现。日军占领北平以后,耿的儿子留在城里,潘即给他盘费要他赶快出城,说:“这里不是年轻人呆的地方。”以后,耿的儿子参加了八路军。潘鼎新还托付朋友舒松森,把自己身边唯一的小儿子志雄带往江南参军抗日。吴佩孚到北平,曾拜访潘鼎新,潘便叮嘱他“切不可给日本人做事”。潘鼎新留居沦陷后的北平,没有给日本人做事,没有固定收入。时间久了,生计受到威胁,他一方面将自己在北池子的大屋卖掉换成三眼井的小屋,抽出钱来过生活,一方面艰苦度日,白面买不到就买混合面,混合面买不到就干脆吃豆渣白菜头。日本人见怎么也不能使潘鼎新就范,就由宪兵出面,以通敌罪名将他逮捕,进行折磨。一个月后,潘鼎新从日本宪兵队出来,便已精神失常,他几次拿出自己从前使用过的指挥配刀到街上去,看见日本兵就追赶,声言要同他们拚杀,当地日本警官又命人将潘鼎新送到地坛精神病院,给他打针用电刑,从精神病院回来,潘鼎新已遍体鳞伤,不到一个月就忧郁死去。直到抗战胜利,小儿子志雄复原回家,才知道父亲早已去世。据邻居李宝昌回忆,潘鼎新死于民国三十二年某月,享年五十九岁,葬于德胜门外地兴店。

  潘鼎新原配许氏,生作圣、紫香二子。一直住在松木桥。紫香曾任热河省宪兵团团长兼汽车站站长,无嗣。作圣,民国初年在松木桥办过小学,以后病死。作圣生格林,格林生海文,海文生为诚。海文、为诚现住松木桥,家里早些年仍然开饭铺打豆腐。民国元年春天,潘鼎新在武昌又与周白云结婚。其时,周在武昌师范任教习,也是革命党人,搞妇女工作,曾亲自参加制作炸弹,谋刺清吏。周祖籍湖南,客居汉口,家里比较殷富。民国二十三年她父亲还住在汉口统一街三十一号,现今潘姓后人已与周家失去联系,周氏生志雄,志雄生潘杰,志雄早年毕业于北京美术专科学校,以后从事泥塑工作,现已去世。潘杰在北京电子配件厂工作,现仍居北京东城区景山东街三眼井32号。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