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见证马凌甫鲜为人知的辛亥革命历史(3)

辛亥革命网 2011-10-1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周柏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前夕,曾被毛泽东、朱德、刘少奇、董必武、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接见称为爱国老人的马凌甫家,之前发现了他参

  当问及其祖父对孙辈的呵护时,马正远动情地说,在学习上,爷爷从不苟求,记得懂事后,我们对爷爷桌上的大砚台非常感兴趣,常与邻居的小伙伴得意忘形地将墨磨得飞溅到宣纸上、桌面上,爷爷见状总是乐呵呵地说∶光会磨墨不行,要苦练写字才行。后来他也学着爷爷每天凌晨起床练字,但没几天就被“瞌睡虫”征服了。对此,爷爷也不恼火,摸着他的头说∶学习是要有恒心的,你再长大一点就会明白这个道理了。

  有时在玩耍中和小伙伴争吵,爷爷见了总是要孙辈注意宽以待人。在这方面他更是身体力行, 就是在早年跟随他的老帮工王宝山随同去安徽上任代省长时,途经安庆码头将挑着的一担他多年来的全部家当如厕时丢失,爷爷都未责怪他。以后王宝山终身未娶跟随他,直到1982年12月,93岁时去世,都是父辈与我们孙辈为他养老送终。

  孩童嘴馋是免不了的,当年爷爷每月领工资时,都会带着孙子们去吃一碗馄饨打打牙祭,有时我们会提出一些在当时看来很高的要求,爷爷总是会讲一些道理来打消我们的非份念头。现在我们都有了孩子,每当想起爷爷当年的教诲,心头总涌动着终身受益的亲切感。

  后笔者得知,马正远、马正建等兄弟1949年随国民党军去台湾的大伯父,年近九旬的马遵道先生后终于回到祖国大陆和亲人们相会,并到南京父亲的陵墓前祭拜,老泪纵恒涕不成声,惭愧自己没能为父亲尽孝养老送终。

  百年后辛亥革命名人后代再相会

《孙中山孙女孙穗芳与马步云之孙马正远在中山陵相逢》

  2003年春夏之交,在笔者和金陵晚报记者帮助促成下,借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女士来南京之机与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成员、辛亥革命著名人士马步云先生之长孙马正远在南京中山陵相逢并结为世交友朋,成为一段佳话。

  那天,中山陵园风和日丽,她迎来了两位不同寻常的客人,近百年前我国辛亥革命的名人──孙中山先生、马步云先生的嫡系后代,他们一位是由美国夏威夷归来的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博士;一位是生长在南京的马步云之长孙──马正远先生。他们高兴地在此相会结识,相互追忆历史、缅怀各自祖父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又互相共勉∶要学习祖父的革命精神、弘扬祖父开创的三民主义历史。此前,马正远先生听说,孙女士从小(9岁)就开始收集有关祖父的史料照片。之后,马正远先生主动赠送给孙穗芳女士一帧自家珍藏多年、放大的、见证选举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纪念状史料照片,孙穗芳博士非常感激,高兴地给他在《我的祖父孙中山》书上签名、题写“至诚如神” ,并合影留念。

  马凌甫(1884~1970)简介:

  马凌甫,原名步云,东汉名将马援(字文渊)之后,陕西郃阳县和家庄乡南渠西村人。清末留学日本,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于日本明治大学毕业后回国。是年12月,在上海被推为陕西代表,赴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民国元年(1912)春自沪回陕,倡办西北大学,任“创设会”委员,后任商学科学长兼教务长。同年8月,任国民党秦支部副支部长。民国3年(1914)冬赴沪,有《国民经济擘原论》、《工业政策》等译著留世。民国7年(1918)冬,任陕西靖国军第一路参谋长。民国10年(1921)后,历任陕西省长公署参议、省参议会议长等职。民国13年(1924)夏,任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曾在合阳创设第七职业中学,复办合阳中学,撰写合阳中学建校碑文。当年暑期,支持省教育厅和西北大学合办暑期讲习会,邀请鲁迅先生等国内学者名流来西安讲学。民国15年(1926),军阀刘镇华围困西安时,马为其幕僚。民国20年(1931)后,先后任豫、陕、晋绥靖督办公署总参议,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北平平民大学校长等职。民国22年(1933)5月,任安徽民政厅厅长,一度代理省主席,安徽东流县广丰圩为其树立《纪政碑》。民国26年(1937)5月任国民政府参议,旋回陕,先后任西北实业考察团团长、陕西省政府垦务委员、太白垦区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民国33年(1944)3月,在西安任北洋工学院教授。次年7月任河南省政府秘书长。1948年6月开封第一次解放时,应人民解放军邀请,出面维持地方治安,支持人民解放事业。南京《中央日报》以“马凌甫失节事匪”进行攻击。全国解放后,任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委员。晚年致力于文史资料撰写,有《南京临时政府亲历记》等八篇文史资料,在全国政协及江苏、陕西等省政协所办的文史资料刊物发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0年3月7日在南京逝世。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