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革命巨柱——井勿幕(2)
辛亥革命网 2012-03-27 00:00 来源:西安日报 作者:杜守 查看:
井勿幕上将 (陕西档案馆)
8月底,钱鼎等获知陕西抚署和西安将军府下令将两队新军调往外县,同盟会员、哥老会与新军乃决定于10月22日提前起义。井在渭北得到消息,即赴三原召集武装十余营响应。西安光复后,他被任命为陕西北路宣慰安抚招讨使,负责渭北各县军务。12月,他奉陕西军政府命令率部赴山西增援,攻克安邑运城,解山西革命军之围。陕西西路告急,又率部回陕增援西路;并和宋向辰、王一山等组织炸弹队,在西路保卫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次革命”失败后,井避居日本。1915年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井在上海和康宝忠、李根源、但懋辛等密谋反袁。11月,井和熊克武等人经越南到云南参加护国反袁斗争,先后任护国军第一梯团司令刘一峰部参谋和川、滇护国联军总司令熊克武部参谋长,奔走于蔡锷和熊克武军之间。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再称大总统。井又联合民党进步人士,以19省公民名义发表宣言,反对袁世凯再称总统。
袁世凯死后,陕西督军陈树藩竟称其为“不兆之祖,共戴之尊”,激起陕人公愤。井转赴北京,与革命党人促成李根源于1916年7月出任陕西省省长。李力请井协助,井遂于次年3月回陕就任关中道道尹。任职期间,以禁烟闻名于军民,对财政、教育各端屡有建议,但均因陈树藩阻挠而难以实施。5月,李根源被迫辞职,8月,井亦去职,被陈软禁于西安。
1917年12月,郭坚、耿直等在周至成立陕西靖国军,通电全国,反段倒陈。1918年10月,叶荃率云南靖国第八军援陕进抵凤翔、陇县。陈树藩大为惊慌,一面向北京政府请援,一面于11月派井去三原,欲借井的威望统驭陕西靖国军。因井在陕西民党中素孚众望,他一到三原,即被推举为陕西靖国军总指挥,陈树藩的阴谋破产。井就职后,即着手整饬部队。12月23日,井勿幕受邀到李栋材营防地,商讨攻打兴平和进攻西安事宜。他只带四名护兵,到达后,被李栋材的部下从背后连开两枪,当即牺牲。李立即割下井的首级,带到西安向陈树藩表忠心;井的尸身,由随行护兵背回泾阳。泾阳驻军团长田玉洁几次赴省与陈交涉,才索回井的头颅,与其尸身一起草葬蒲城。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含泪握笔,将井“奔走南北者十余年,经营蜀秦者百余战”的事迹,呈文上报广州革命政府,广州革命政府决定由国民党党史委员会为井立传,1943年8月14日国民政府明令褒奖,追赠陆军上将。陕西军民为怀念井的不朽功勋,曾将井在西安居住过的四府街更名为井上将街,并在街南端城墙上凿开一门,名勿幕门(即今小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