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革命巨柱——井勿幕
辛亥革命网 2012-03-27 00:00 来源:西安日报 作者:杜守 查看:
图为辛亥革命前井勿幕和胡景翼、刘述吾、井岳秀、张伯英等同盟会同志在西安合影。(陕西档案馆)
井勿幕(1888~1918)原名泉,字文渊。陕西蒲城人。1903年11月,井勿幕东渡日本,先后入东京大成中学及经纬学堂求学。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井即加入。同年冬,奉孙中山命回陕西建立同盟会组织。他奔走西安及渭北各县,数月之间,就发展会员30多人。1906年夏,井勿幕二赴日本,和赵世钰等人积极活动,筹备成立中国同盟会陕西分会。1906年秋,陕西分会在东京成立。
1908年正月,陕西留日学生在东京创办《夏声》杂志,井是主要负责人之一,曾以“侠魔”的笔名连续发表长文《二十世纪之新思潮》。对犹如“冲滔天之大浪而来”的社会主义思潮作了热情的介绍。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还处于零星、片断的阶段,井能有此见解,实属难能可贵。孙中山和黄兴对井十分器重,“呼为后起之英”,“招为指臂之助”,“西北革命巨柱”。
1910年春,井奉孙中山令从上海回陕,在泾阳召集同盟会领导人和哥老会、刀客代表会议,传达总部对陕西起义的指示,讨论在陕西起义的进行方法。7月,井与钱鼎等同盟会领导人和哥老会首领张云山、万炳南等30余人,在西安大雁塔歃血结盟。从此,陕西同盟会员和哥老会的全面联合正式形成。
1910年秋,井和吴玉章、熊克武等人赴香港,与黄兴共同筹划广州起义。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次日失败,死难80余人。井在同盟会总部的会议上沉痛地说:“吾党精英,损失殆尽。若不迅图急进,将来更不易举。”4月,井勿幕返回陕西,立即布置陕西同盟会员分头准备起义。他将家中珍藏的名人字画挑出两箱交给张奚若带到日本购买军火,并与杨叔吉等赴西安满城侦察敌情、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