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间的云南人物由云龙(3)
辛亥革命网 2012-03-1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由云龙的从弟由人龙。由人龙(1877~1944),字瑞熙,光绪三年(1877年)生于姚安县城一户书香门第。他就读于云南高等师范学校时,清政府考送留日学生,由人龙入选,东渡日本就学于振武学校,后又进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法科攻读法律。由人龙为官,对地方多有贡献。任保山县长时,筑湖堰,兴水利,设中学,培人才,地方深受其益。任腾越道尹时,力争外交主权,先倡议修通滇缅公路,后又修复潞江蒙化铁桥,便利边防交通。他创立了姚安平民织布厂,教乡人学习技术,为发展地方实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常为路过姚安患病的人医治,为死于他乡的人安葬,资助穷困流离的人回家,数年不倦。他是一位德才兼备、受人敬仰的无私之人。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就是由人龙墓。这座墓是古式三碑六柱,墓碑为大理石,碑柱为二龙戏珠,墓碑碑文为原国民政府江西省主席陈明枢撰写。由人龙先生是近现代云南著名历史人物,故该墓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005年8月姚安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27年后,由云龙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开始闭门谢客,潜心著书,整理旧籍。这期间,由云龙著作丰盛,诗集、笔记、小说、杂谈、人物志、地方志无所不涉。由云龙一生著述甚丰,有《桂堂余录》、《定庵诗话》、《定庵题跋》、《定庵文存》、《定庵诗稿》、《游美笔谈》、《滇故锁录》、《高蛲志》、《石鼓文汇考》、《传奇》、《护国史稿》等。辑有《南雅诗社集》、《云南乐府歌曲附民歌》等作。
《定庵诗话》开篇云:“元人《武侯祠》七律一首,《升庵诗话》自谓见之于祠壁,喜而录之。后人遂误入《升庵集》。陈恭尹《邺中怀古》一首,或以为系释子道元作,而误入陈集者。二诗皆胎息飞卿《过陈琳墓》诗,神韵格律,如出一手。并用十二文韵,步调皆同。而各有独到之处。兹并录之,览者可以知所取法也。《过陈琳墓》云: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零过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起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邺中怀古》云:“山河百战鼎终分,太息漳南日暮云。乱世奸雄空复尔,一家词赋最怜君。铜台未散吹笙妓,石马先传出水文。七十二坟秋草篇,更无人表汉将军。”《武侯祠》云:“剑江春水绿,五丈原头日又曛。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余《书呈贡孙清元先生抱素堂集后》诗颈联云:“十卷遗书长寿世,一家高咏最怜君。”盖袭独漉语,然微抱素亦莫克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