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志事业献身的孙葆田(2)

辛亥革命网 2012-03-1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清季学者孙葆田,居官耿直,颇有政声,勤政爱民,日坐堂,妻纺织,居室中萧然如寒士。归里后,任教职时,先后担任河南《南阳县志》,和

  是书“略仿陆清献之灵寿县志,一以史记八书、汉书十志为标准。按孙氏曾闻张裕剑之绪论,故订例优而制图尤精美,盖张尝言古昔志,必有图也。然是编主测绘事者,属镇平戴广恩,其精微之处悉先生指授耳。全书大抵集故书而成,一一注明来历,极合著述之法。”卷首孙葆田序及卷末张嘉谋跋,略述县志沿革和本志离修经过。全书文字雅洁,条理清楚。难能可贵的是,孙葆田在是志序言里,独有见地地提出了志书应列归“政书之类”的创议。序言略云:“夫地志,于目录家属地理,而吾以为此实政书之类,故一书而六典具焉。非有才、学、识三长,固未易言胜任也。大抵前代所传郡县志,其最为著名者,必能详而不芜,赡而有体,斯称著述之极,则若宋之《剡录》与午郡、新安两《志》善已。”强调记实“其纂言叙事,必皆有所依据,而行文也,又有格律声色之可寻,使读其书者,罔弗心旷而神怡。”另附杂记于末卷。本书共三十余万言,职官志、祠祀志、兵防志等卷对于咸丰、同治间太平军、捻军在该县及附近地区的活动情况记述颇详(按部分内容采自《豫军纪略》)。卷四“任恺传”及卷十二寺观小目中所存有关教案史料对于了解外国传教士的活动与宗教侵略颇有参考价值。它如卷首舆地目,制图精美,按方定丈定里之清晰、准确,达到当时制作、印刷技术的高水平。前有图例,尤觉难得。书中多数纲目无不深稽博引,如疆域、以至兵防、艺文书目等目莫不如此。所引皆注明出处,尤得著述之体。兵防目不仅直接记载兵事,并详为叙述民间修筑寨圩事,此时国内农民战争已暂时转入低潮,但海疆多事,义和团反帝运动高潮虽已过去,但时局的不稳影响到民间。此一时期,全县大规模地修建寨圩,多至二百余处。亦可见义和团运动后,此豫南一隅的某种情况与一部份人的心理状态。是编承康熙志之瑕疵,于前志提要中已略为提及,人物之攀附如故也,艺文之文征部份之既滥且杂如故也,二百年不能变,真令人不胜遗憾!是志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刊行,为近代方志佳构。

  孙葆田纂修的《[宣统]山东通志》二百卷,可谓贡献卓著。山东为《禹贡》所言青、兖二州地,连徐北豫东之境,春秋战国时为齐、鲁、赵、魏、宋、卫、曹、滕、薛、莒、杞、邾、郯诸国。秦于其在太行山之东,故称山东,置郡者七;汉复割其地建诸侯,为国者七;东汉承之,更立者凡十一国。三国地属曹魏,晋分为六州;元魏置州十四,隋初凡十七州,大业间废州,为郡十九。唐置二十郡,分属河南、河北二道;五代迭更,疆理靡常。宋置府、军、州、县,分属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河北东路,皆置安抚使领之;金乃分为五路,元为直隶中书省,置宣慰司,治益都领七路七州。名洪武元年,置山东省,治于益都,九年移治济南,改为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济南、兖州、东昌、青州、登州、莱州六府,凡十五州,八十九县。观山东方域沿革,春秋两汉诸侯分治,而后世州郡,离合分并,亦既不一,考方辨域者难之。元代于钦《齐乘》,仅述梗概,以明嘉靖十二年(1533)由陆釴创修《[嘉靖]山东通志》四十卷,所考方域之分合沿革,州菊之置废领属,言简意赅,稽考清详,沿用北宋图经体例,通记六郡于一书,自此志开始。继于清代,康熙十七年(1678)由赵祥星修《[康熙]山东通志》六十四卷,又于雍正十三年(1735)由岳浚修《[雍正]山东通志》三十六卷首一卷。自后一百五十余年,于光绪十五年(1889),始有张曜奏请修志之举,孙葆田应聘为总纂,继岳《志》而作,历经二十余年,时断时续,于1911年基本成书。

  《续修四库提要》著录略云:“开局,未几曜薨于任,葆田亦去职,志局几同虚设,历二十年至丁未岁杨士骧来抚,始重加整顿,仍以葆田主纂,又聘武定府教授法伟堂,相与商订义例,甫开局而士骧移节直督,伟堂遽殁,葆田独肩鉅任,阅六年书成大半,而葆田亦殁,时在籍候选道历城毛承霖提调局事,督率编辑诸人继葆田未竟之业,半载而稿本初就,乃上之大府,储诸公署,未及剞劂,而辛亥事起,遂无人过问,民国三年,前都察院都御史历城张英麟等,复集资开局,聘福山于宗潼主笔,就原书加以校补,以明年付印,又阅三年而始蒇事,盖自开局以迄于印成,几经中辍,先后计历三十余年之久,甚矣,修志之难也。其书叙事以宣统辛亥为止,共二百卷,凡数十目,总为十二纲,曰舆图、曰通纪、曰疆域、曰职官、曰田赋、曰学校、曰典礼、曰兵防、曰河防、曰艺文、曰人物、曰杂志。又卷首列圣训典及至圣世纪合为一卷。卷末附录补遗附传等一卷。赡博精审,以视前志之疏陋,相差殊不可以道里计,而其中最可称述者,厥为舆图志及疆域志沿革一门,舆图系用会典馆开时山东舆图总局测绘之本,重摹上石。为总图一,分图一百二十,每图皆附以说明,府述其方位,及境内之名山大川,县述其经纬度,幅员广袤,四至八到,及所领乡镇市集,驿之数,以记证图,而地形险夷,山川道拉之实,瞭如指掌矣。疆域志沿革门,系潍县张次陶所撰,考据精核,引证确凿,盖以沧州叶氏《山东考古续录》为蓝本,而加以补正者也。此外疆域志山川一门,以今地隶为主,而参稽古籍,一一证异同,辨源流,亦多精核处,河防志依年编载,皆考其疏浚之法,而于黄河运河工程,纪述尤详,通古宜今,足资鉴诫,艺文志经籍则有提要,金石则有考释,一方文献,开卷而概略可知;凡此盖皆费苦心,积岁月,而始得成篇,非草草从事所可比拟者也。”评价甚高。全书有一百二十八册,六百二十余万字,可谓集山东方志之大成。

  有关《山东通志》的纂修情形,孙葆田在《上袁海观中丞论通志书》里有较详的阐述。尤强调修志人才的论述,颇为有识:“修志者,非有马班之笔,与熟于《史通》之例,固不足以胜任,如徒以钞袭了事,以敷衍塞责,则是尽人可能,而又安望其书成可传乎?”孙氏的严肃修志态度可见。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4月生,原籍文登市,现居青岛市,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高级经济师,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社区公益之星。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