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志事业献身的孙葆田

辛亥革命网 2012-03-1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清季学者孙葆田,居官耿直,颇有政声,勤政爱民,日坐堂,妻纺织,居室中萧然如寒士。归里后,任教职时,先后担任河南《南阳县志》,和
 

  清季学者孙葆田,居官耿直,颇有政声,勤政爱民,日坐堂,妻纺织,居室中萧然如寒士。归里后,任教职时,先后担任河南《南阳县志》,和《山东通志》总纂,成书二百余卷。为方志事业而献身。

  孙葆田(1840—1911)山东荣成人。字佩南,室名山渊阁、校经室。七岁就外塾,年十六学古文,同治九年(1870),与施补华同举于乡,次年,从武昌张裕钊游,受古文法,治经,实事求是,不薄宋儒。同治十三年(1874)成进士,光绪元年(1875)官刑部主事,十年,由刑部改曹,归进士本班,选授安徽宿松县知县,勤政爱民,日坐堂皇,妻纺绩,室中萧然如寒士。调署合肥县知县,为官“秉直而行,于豪家无所屈”,人称“好官”。后“因依法处理‘勋臣’子弟仗势欺压贫民事而遭到弹劾。”原来是大学士李鸿章弟子之傔人横於乡,以逼债殴人死。葆田检验尸伤,观者数万人,恐县令为豪强迫胁验不实。葆田命仵作曰:“敢欺罔者论如律。”得致命状,人皆欢噪,谓包龙图复出,谳遂定。有御史劾葆田误入人死罪,诏巡抚陈彝按之,卒直原谳。葆田遂自免归,名闻天下。赏五品卿衔。十四年冬,请假回籍为父修墓,次年,受聘主济南尚志书院,又与同科举人施补华相遇,研讨古文辞,并为施补华编选诗文集。二十二年,逾数年,安徽将清丈民田,巡抚福润疏调葆田主其事,奉旨发回原职,勘丈土地,其以脚病辞呈,不赴。贻书当事,言清丈病民,陈:“清赋之要,熟地报荒者,当宽其既往,限年垦复。平岁报灾者,当警其将来,分年带徵。弊自可除,无事纷扰。”时以为名言。二十五年,上谕于山东办赈灾,亦以脚病辞。同年,赴河南寻医治病,又受聘主开封大梁书院。二十七年,主宛南书院讲席,纂《南阳县志》。后返故里,复主济南尚志书院讲席。学者奉为大师。李秉衡抚东时,专折奏保,谓其“躬行仁义,不求闻达,”奉旨赏五品卿衔。巡抚张曜疏陈其学行,后又充《山东通志》局总纂。凡二十余年。中外大臣迭荐之,诏徵,不出。宣统二年(1910)病卒,年七十,所著极丰。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略云:“《校经室文集》六卷。是集乃吴兴刘承干所刊行者,前有金坛冯煦序,谓葆田嗜古文辞,宗派出桐城,然曲而有直,体能穷其学力之所至,不局于方姚,论事侃侃有深识,洞于利病得失之故云。按葆田文集,先有山东巡抚孙宝琦刊本,凡十卷,刊未竟,而宝琦罢职去,缺四五六七四卷,今以十卷本目录,校此本,则二本互有出入。然十卷本,颇多删削合并,远不及此本之善。”又《孟志编略》五卷末一卷。“是书卷一为孟子年表,卷二为孟子事实,卷三为祀典,卷四为从祀贤儒传,卷五为艺文,皆历代注解撰述,卷末为杂志,计孟子遗事、历代崇习孟子遗事等三段,颇合史家之正轨,尤为《三迁志》等所不及矣。有其门人李书翰刊行并跋。”还有《重纂三迁志》十卷。“首有张曜、陈锦、孙葆田序,孟广均原序,卷一世系年表,卷二事实,卷三经义佚文,卷四祀典,卷五从祀,卷六至九艺文,卷十杂志。卷首又冠以御制文、圣像诸图。今观其书,年表事实二门,考订甚慎。”另有辑《岁余偶录》三种存二种二卷。

  孙葆田以修志的贡献卓著。《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班书阁著录略云:《[光绪]南阳县志》十二卷首一卷(清光绪三十年(1904)刊本)。清知南阳县事、潘瘦廉修,荣成孙葆田纂。守廉字洁泉,山东济宁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光绪二十三年(1897)署南阳知县,这县故无志,明万历中,知县成逊与教谕宋昂创为之,邑人方九功,称其事核体简;清康熙三十年,知县张光祖,因前令李本深所纂旧志,以属诸生宋景愈等,重共搜辑,成书六卷,书颇疏陋。自是以后,无赓续为之者,同治十三年,吴若烺知县事,始兴教授宋君合议重修。甫开局而吴君去,迄光绪二十五年,知县潘守廉后设局采访。潘守廉修,张嘉谋纂。二十七年,二十九年(1901、1903)又两次复任南阳知县。著有《作新末议》行世。嘉谋字中孚,本县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一生从事文教事业,并纂修、整理河南府、县志多种,此最早之作,锋芒初露,已觉不凡。本志是潘守廉初署南阳知县后,在其主持下,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开始纂修,由县人张凤冈、乔景廉等分任纂辑,体例略依康熙旧志。翌年,因潘守廉调离南阳、义和团起事及南阳大早等原因,修志事中辍,与纂者亦里散。又明年,潘守廉复来任,访得同治旧志未成稿,乃延时在宛南书院任教的山东荣成学者孙葆田更定凡例,由张嘉谋等执笔,孙葆田加工修改,复经巡抚于荫霖订正书名。共十二卷:卷首有舆图,一沿革表,二疆域志,三建置志,四职官表,五田赋志,六学校志,七祠祀志,八兵防志,九沟渠志,十艺文志,十一人物志,十二杂志。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