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的女教育家吕美荪(2)

辛亥革命网 2012-03-1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30年,名重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家、女诗人吕美荪在青岛小鱼山畔,建起一座依山面海的别墅,即鱼山路7号,室名“寒碧山庄”。自称寒碧山

  吕美荪为次女,14岁失怙,居家事母。20岁后,至天津任北洋女子公学教习兼北洋高等女学堂总教习。之后,应其父同年挚友、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之邀,去奉天(今沈阳)任奉天女子学堂教务长,女子美术学校教员、名誉校长。30岁后曾在苏、皖、闽、沪等地的女子中学任教。吕美荪定居青岛后,创作甚丰,写了不少诗文,和全国诗词家经常有信函交流,并创有全国性诗社。当时,她和康有为、梁启超、赵尔巽、吴郁生、于元芳、黄公渚等人,经常交往,并互有诗词唱答。吕美荪挽张謇云:“往三年荷书招游屐,世谊视犹子,濠阳小住胜景,重探每于教诲之馀,话到家国艰难,能知公意;先一日尚电问起居,和缓竟无灵,天上使迎人间,星陨留此功业不朽,为惟江淮呜咽,岂竟人悲。”

  当时隐居在青岛的同盟会员、山东议会会长张公制,也经于元芳、黄公渚之介绍与吕美荪相识,结为诗友。1934年春,天降大雪,银妆素裹,玉宇琼楼。吕美荪目睹山海之洁美,发诗人之情思,作《甲戌二月既望青岛喜见春雪爱赋长句就正诗家并乞雅和》四首,寄往全国诗友,回信和答者45人。吕将这些诗编辑出版,名《阳春白雪词》。吕美荪著有《葂丽园诗》二卷、《葂丽园诗再续》一卷、《葂丽园随笔》一卷。并为其父整理遗稿《静然杂著》,于1934年在青岛出版。

  1935年吕美荪将多年想出国考察的宿愿告知当时的青岛市长沈鸿烈,得到支持,并为办理护照。这一年的9月25日,吕羡荪由青岛乘船启航到日本住了40天。在日本期间,她以民间学者的身份拜访了中国驻日大使、日本外务省文化事业部长、日本“艺文社”等诗词社团、社会名流,与日本的文化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与交流,影响颇大。吕美荪在日本期间,正逢一年一度的“菊花会”。按日本国习俗,菊花会以皇帝、皇后的名义邀请皇族勋贵、政府大臣、外国大使参加,被邀请者都是地位显赫的人,吕美荪也意外地受到邀请。每人有一份请柬,一张吃茶座号票,一张粘在车上的菊花章通行证,11月5日在新宿御园举行观菊招待会。吕美荪回国后写了一本《瀛州访诗记》,于1936年6月在青岛华胄大印刷厂出版。书中记述了这次访日的过程和诗作。吕美荪的一张菊花会请柬带回青岛后,令人意外成为她在日本侵华时期的免灾卡,日本官兵看到天皇签发的请柬,敬畏不已,从此吕美荪得免日本侵略者的滋扰。张公制因不为日伪驱使,被列为反日子,也幸得吕美荪运用那张东京“菊花会”请柬的身份,出面巧妙调停相救,使友张公制得以安居,免于灾难。

  晚年中风(脑出血),临危,幸经岛城名医刘季三先生救治,转危为安,留有半身不遂,恢复至可以生活自理,著笔书怀,并将己作题赠送给刘季三大夫留念。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吕美荪病逝青岛“寒碧山庄”。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4月生,原籍文登市,现居青岛市,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高级经济师,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社区公益之星。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