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先驱吴殿英、庄蕴宽(3)
辛亥革命网 2012-03-05 00:00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汤祚永 查看:
六、文人治军御侮自强
吴殿英做为湖北新军,湖北武备学堂实际负责的总教官。根据张之洞的口授,主持撰写了《湖北新军练兵要义(条)》,1902年规定入营之兵必须一半识字,列为《湖北新军练兵要义》第一条,1904年更要求新募之兵“实能识字写字并能略通文理”,同时招收一批知识分子入伍,“秀士入营者颇多”。这符合张之洞“只有新军官兵具备一定文化素质才能‘明理’‘知耻’”的训谕。其次就是“力开兵智”,展开士兵入营后教育。在新军各营分设大、小“讲堂”,开辟“阅报室”,开展轮训,“更番毕业,更番入营”。
1906年在河南彰德举行南北两军大会操。北军会操的是直隶总督袁世凯编练的第三镇,南军则是张之洞训练的第八镇,南军行前,张之洞在吴殿英陪同下到演兵场检阅壮行,各国驻汉口领事也应邀参观。湖北新军“身躯精壮、戎衣整齐、军械精良,马步、炮各兵种技艺娴熟,攻防战术运用得当。不仅令中国官员耳目一新,也使各国领事拍手惊叹。
张之洞十年经武的心血没有白费,吴殿英做为会操一线的指挥官居功至伟,八年过去,“蓦然回首,在灯火兰珊处”一支崭新的军队屹立在楚鄂大地,足矣跟北洋袁世凯的军队在后来推翻清朝走向共和的过程中抗衡。构成南北对峙的壮丽风景。
七、推翻清朝缔造共和
就是这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湖北新军在武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而吴殿英为创办新军,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心力交瘁,更因诸多事情有违朝廷,饱受排挤、打压迫害。加之后来张之洞被清室调到北京任军机大臣,实际上剥夺了权力,新军中的革命党也开始受到整肃,吴殿英逐渐失势,心境更加恶劣,肝郁不舒,并患上肠胃病久治不癒。1910年被撤职查办,四十六岁病倒不起,1913年病逝时年仅四十九岁。
吴殿英之子吴瀛1934年因汪精卫主导的故宫冤案所害,在民国三位元老张静江、吴稚晖、李石曾保护下,重到武昌找好友湖北省主席张群和常去故宫,喜欢书画,时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的张学良,避难时曾有诗文怀念其父。
“凄凉二十一年过,往事寻思半欲讹。江汉滔滔流日夜,惊天泪泄比如何。怆怀最是旧吾庐,夙昔曾随阿父居。今日经过疑梦里,清宵风露立踟蹰。忍展风诗陟岵篇,神灵缥缈隔云烟。遥知阿母头如雪,正诵金经徹九天”。
诗后配有一段小跋“朔自,先君见背,今忽忽二十一年矣。今岁夏正六月既望,为先君七十生辰。余适于首夏自北而南重来武昌,行役羁身,不能归祭,怆然有怀,赋此志痛。吾家有敞庐,在抚院街。辛亥政变后返鄂,曾独侍先君寓此清理余烬,距今寓所数十武耳。晨夕过之,弥增怅楚。老母仍居北平,晨课日诵金刚经,寒暑不辍,自先君谢世以来,二十年如一日。先君祭日,则必增诵为作功德,亦恒例也”。
庄蕴宽对相濡以沫的姐夫英年早逝,甚为伤感,把识书达礼新寡的姐姐庄还女士和学贯中西,书画兼通,毕业于湖北方言学堂英文专业的外甥吴瀛接到北京好生照顾。加之时任副总统,后接任大总统的黎元洪,曾是吴殿英部下。因有诸多前辈的关照和自己的才干。吴瀛二十几岁就出任当时北京市政府坐办(相当秘书长),并成为故宫博物院重要创办人之一。吴瀛之子天才剧作家吴祖光便出生在庄家北京老宅。
“南北会操”至今已逾百年,再过几年就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亦不远矣,翻检历史,推翻清朝,缔造共和,湖北新军的领军人物吴殿英,广西新军的领军人物庄蕴宽,都应当走出尘封百年的历史了,他们不仅是”文人治军”的代表人物,而且是书画家、收藏家。吴殿英、庄蕴宽的家族也历经了百年风云,他们的后人吴瀛、吴祖光、新凤霞、吴祖强、吴欢,玉树庭阶,枝叶繁盛,术业专攻,各有成就,这个家族已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对革命历史和文化艺术发展都做出巨大贡献的家族。这些都是对吴殿英、庄蕴宽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