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早期爱国思想与革命实践(5)

辛亥革命网 2012-03-01 00:00 来源:民革辽宁省委会 作者:王智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00年前,辛亥革命的滚滚洪流席卷中国大地之际,在满清王朝发祥地东北,特别是辽宁地区,也发生了多次的革命起义和战斗,无数革命志士的

  白山黑水见证了他继续革命的征程,军阀政要领略了他滔滔雄辩的风采。敢于斗争,善于运筹,矢志不渝,捍卫共和,彰显了宁武非凡的斗志和智慧。这一时期的兵运和统战工作的艺术成就,昭示着他开始由民主革命的先驱向民主革命的活动家跨越。

  五、秉承孙中山不断进步精神、真诚接受共产党人帮助是宁武早期爱国思想与革命实践的光辉顶点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在会上宣布改组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负责东北国民党党务的宁武作为东北地区的代表参加了大会,他目睹盛况,倍受鼓舞。会下,孙中山单独找宁武谈及国民党改组的重要意义,鼓励他“老同志仍要以已往的革命精神,努力以求实现革命的成功”。⑤廖仲恺与他谈话时“把共产党的组织力量谈的很详细”,⑥并阐述了国共合作的现实意义。

  宁武通过历史的回顾和反思,深刻意识到了孙中山一心拯救中国,在屡遭挫折的情况下,开始了新的追求和探索。认为“中山先生所以能作出这样的决策,一个是实际斗争的教训,一个是共产党的帮助”。⑦“这也是孙中山先生一生领导革命,从现在起有了新的转折点”。⑧ 所以他对孙中山不断进步精神表示钦佩,决意秉承。表现在实践行动上,就是坚决拥护三大政策和国共合作,坚决执行大会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宁武作为孙中山伟大事业的追随者,也具有了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

  在广州期间,宁武还进行了特具功力的开拓,独自接触了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的共产党员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代表,听取了他们的演讲,对中国共产党人有了了解和认识。特别是他拜访李大钊时,李大钊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中国革命所以不得进展,是因为孙中山所领导的国民党人,都是少数知识分子,未能与工农大众相结合,难怪屡遭失败”。⑨并尖锐地指出:“你是多年盲目的革命者,从现在起,要好好学习以苏俄为师的进步思想”。⑩共产党人真诚而深刻的一课,使宁武受到强烈的冲击和震动,社会主义救中国的理念由此萌生,大大改变其爱国思想发展的轨迹。

  在国民党领袖的启发和带动下,在共产党人的感召和帮助下,宁武原有的爱国思想与当时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潮有所融汇而升华,而这次飞跃性的升华则标志着他早期爱国思想达到了光辉顶点,也体现出不断进步的特质。虽然受历史的局限而没有进行其革命实践,但为他后来成为国民党左派、与共产党亲密合作、接受共产党领导、践行社会主义革命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综前所述可知,宁武早期爱国主义思想萌芽于童年、少年时代,形成于辛亥革命时期,完善和峰至于国民党一大期间。其核心就是坚持民主革命、武装斗争救中国,具有时代赋予的特点和风貌,体现了激情与理性的结合,符合中国革命与历史发展的趋势和需求。他的早期革命实践就是义无反顾地参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和护法战争,接受战斗的洗礼。

  总之,爱国主义是宁武早期革命生涯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也是他革命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披荆斩棘的革命实践亦推动着其爱国思想不断更新、发展和升华。爱国思想与革命实践的知行合一、交相辉映,才有他从热血青年到革命党人,从辛亥革命先驱到民主革命家,从秉承孙中山不断进步精神到真诚接受共产党人帮助的成长历程;才有他追随孙中山一同走过的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闪光道路;才有他以东北为战斗舞台,开创和推动家乡革命运动的光辉岁月。

  注释

  ① 辽宁人民出版社《爱国志士宁武》1页

  ② 辽宁人民出版社《爱国志士宁武》5页

  ③ 辽宁人民出版社《爱国志士宁武》7页

  ④ 辽宁人民出版社《爱国志士宁武》18页

  ⑤ 辽宁政协文史资料四十一辑171页 宁武“我的回忆录”

  ⑥ 辽宁政协文史资料四十一辑170页 宁武“我的回忆录”

  ⑦ 辽宁政协文史资料四十一辑 273页 宴华“怀念宁武”

  ⑧ 辽宁政协文史资料四十一辑 256页 宁武“辛亥革命前后东北地区的革命活动”

  ⑨ 辽宁人民出版社《爱国志士宁武》67页

  ⑩ 辽宁人民出版社《爱国志士宁武》67页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