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之南社四邵(2)
辛亥革命网 2012-02-27 00:00 来源:《杭州民革》2011.6 作者:吴亚卿 查看:
邵力子于1914年正式加入南社。1923年10月14日,柳亚子、叶楚伧、胡朴安、余十眉、邵力子、陈望道、曹聚仁、陈德征等共同发起成立新南社。柳亚子任社长,邵力子、胡朴安、陈望道任编辑部主任。《民国日报》亦即成为新南社之大本营。《新南社条例》、《新南社成立布告》、《新南社编辑部组织法》等,均率先发表于《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
在此期间,邵力子还于1912年为复旦公学复校奔专呼号。1913年,又出任复旦公学国文教师,并于1916年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1919年5月,《民国日报》最早在上海报道北京学生运动,并动员复旦学生奋起响应。
1920年2月,陈独秀自北平抵上海与邵力子等讨论成立全国性政党,即居住于上海法租界打浦桥三益里5号邵宅。5月,邵力子与陈独秀一起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魏辛斯基夫妇,不久即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邵力子还请孙中山为该会题写了“天下为公”四字。8月,时任《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助理编辑的陈望道在邵力子支持下译成中文的《共产党宣言》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实际上是出版《新青年》的“新青年社”)出版发行。8月下旬,陈独秀、李达、邵力子、李汉俊、沈定一、陈望道、施存统等酝酿建立中国共产党,以陈独秀为负责人。邵力子则以国民党员身份跨党参加共产党,对外仍以国民党员身份活动。
1921年7月,邵力子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等一起参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当“一大”无法持续进行而于7月30日转移至嘉兴南湖,邵力子因不能突然离开上海而未能参加。但在7月31日的《觉悟》上则发表了其化名“光亮”的文章《再论太朴伦主义的选择》,宣称“我所信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布尔什维克主义”。
1922年10月,邵力子出任国共两党联合创办的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1923月12日,任代理校长。1924年1月,邵力子虽未亲自赴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但仍当选为国民党第一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1925年5月,邵力子因参与领导上海“五卅”运动而遭军阀通缉,离开上海赴广州,随后即历任黄埔军校秘书处处长、秘书长、校史编纂委员会主席、政治部主任。
三、邵飘萍
邵飘萍(1884~1926),原名振青,字飘萍,笔名阿平。浙江金华人。
1902年,十九岁的邵飘萍考入浙江高等学堂,即模仿梁启超为《申报》撰写通讯,受聘为《申报》特别通讯员。中华民国成立后,即与其师杭辛斋在杭州合办《汉民日报》。因抨击袁世凯之倒行逆施,曾三次被捕。《汉民日报》于1914年被查封后,邵飘萍逃亡日本,在日本创设东京通讯社。
1916年春,邵飘萍应《申报》等报社之邀,回国任《申报》、《时报》、《时事新报》主笔。于此期间,邵飘萍加入南社,并受聘为《申报》驻北京特派员。由邵飘萍主导的《申报·北京特别通讯》,不断揭露北洋军阀的丑行。
1918年7月,邵飘萍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0月,又创办《京报》。其《创刊词》称:“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是即本报之所为作也。”与此同时,由邵飘萍倡导并担任导师的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亦于10月14日成立。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京报》因勇于揭露段祺瑞政府的卖国罪行而遭查封,邵飘萍再次逃亡日本。至1920年,其《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与《新俄国之研究》二书相继问世。段祺瑞政府垮台后,邵飘萍回到北京重新主办《京报》,并受聘于北京平民大学与北京政法大学,讲授新闻采访技术,完成《实际应用新闻学》与《新闻学总论》二书。
1924年冬,孙中山为谋求合作,应段祺瑞、冯玉祥之邀而北上,直至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京报》持续予以报道。对于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和1926年北京“三一八”惨案,邵飘萍均在《京报》接连发表评论,揭露与抨击中外反动派。终因段祺瑞政府与奉系军阀张作霏联手于1926年4月24日将邵飘萍诱捕,以“宣传赤化”之罪名于26日杀害于京东刑场。
四、邵元冲
邵元冲(1890~1936),名庸舒,字元冲,号翼如。浙江绍兴人。1903年中秀才,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考入浙江高等学堂。1911年赴日留学,结识孙中山。1912年归国任《民国新闻》总编辑。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出任上海交通部评议员、编辑部主任。同年加入南社。
1913年3月,中国国民党元老宋教仁被刺杀,凶手应桂馨匿居上海租界。邵元冲力促罪犯引渡伏法。“二次革命”爆发后,邵元冲于1913年7月赴江西九江投入讨袁行动,任长江各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失败后再次东渡日本,随后加入中华革命党,历任《民国》杂志编辑、中华革命军绍兴司令官、山东戒备司令。
1917年9月,广州军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大元帅,邵元冲任大元帅府机要秘书并代行秘书长职。1919年冬,邵元冲赴美留学,并奉孙中山之命视察海外党务。1923年11月,参加赴俄考察团,在莫斯科与蒋介石相晤。1924年,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侯补中央执行委员,随后递补为中央执行委员。
1924年9月,邵元冲与同为南社社员之张默君在上海结婚。随后赴广州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兼政治委员会委员、大本营法制委员会委员、粤军总司令部秘书长、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兼代理政治部主任等职。孙中山北上,邵元冲任随行机要秘书兼《民国日报》社长、北京政治分会委员。孙中山逝世,邵元冲为遗嘱证明人之一。
此后,邵元冲参加谢持、邹鲁等召集之“西山会议”,并为蒋介石所赏识,于西安事变中遭西北军士兵击伤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