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鹏飞成独家之言的方志理论

辛亥革命网 2012-02-23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近代著名的方志学家寿鹏飞,精于文史及方志学。但他的生平却鲜为人知,乃是在红学界,寿鹏飞的知名度很高。 ,寿鹏飞成独家之言的方志理论
 

  近代著名的方志学家寿鹏飞,精于文史及方志学。但他的生平却鲜为人知,乃是在红学界,寿鹏飞的知名度很高。《红楼梦大辞典》的介绍是:“寿鹏飞,字榘林,浙江会稽人,生卒年代不详,大抵与蔡元培同先后,是索隐派红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楼梦梦本事辩证》于民国十六年(1927)由商务印书馆印行,中有蔡元培1926年所作的序。”其实,寿鹏飞是一个非常有特色、有趣味的人。受过初中教育以上的人都熟悉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知道鲁迅有一位塾师名寿镜吾。而寿鹏飞正是寿镜吾的儿子。由于寿镜吾不喜八股文,所以凡学八股,总由寿鹏飞来教。寿鹏飞虽教八股,但比较灵活,在他的影响下,鲁迅开始记日记,写诗,并阅谈课外书,如《明季稗史》等野史就是寿鹏飞借给鲁迅长年在家塾中存放的。寿鹏飞与鲁迅早有交往。

  寿鹏飞成为近代著名的方志学家,则是因他曾纂有《农安县志》、《奉天新志略》和《易县志》等志书。寿鹏飞还于清宣统2年(1910)鉛印本的《农安县戊己政治报告书》、《东三省盐政改革意见书》《调查日本北海道拓殖报告书》等,并有《东北水道源流考》及《历代长城考》。其主要成就在于以其成一家之言的方志理论,对方志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主要方志学论著有《方志通义》和《方志本义管窥》及《方志本义概述》。

  寿鹏飞(1873,4,20—1961),谱名祖泗,字洙邻,亦作榘林。浙江绍兴人。绍兴三味书屋塾师寿镜吾次子。早年从父读书。清光绪十七年(1891),以县试第一名考中秀才,后又取为廪生。十九年,不顾父亲反对,去杭州考取光绪癸卯科浙江优贡。次年,因慈禧70大寿,清政府在保和殿举行全国优贡会考,又获甲辰科朝考一等第一名。曾署奉奉天公署文牍,后被委任为吉林农安县知县。到农安就任后,寿鹏飞派人送银给父,其父寿镜吾却予以退回,他仍不满儿子走科举之路,因而寿鹏飞回乡省亲时常住到绍兴三江镇上的岳丈家中。寿鹏飞在任农安任职两年,颇有政绩,曾被派遣到日本北海道考察,回国后撰《调查日本北海道拓殖报告书》。在任期间,编纂《农安县志》与《农安县政治报告书》,并纂《奉天新志略》又名《奉天乡土地理教科书》,记载奉天省之建置、疆域、气候、山脉、河流、海岸线、岛屿、险要、部族等,供初级小学堂乡土教科书之用。经宪政馆考察吏治,特保东三省吏治第一。光绪三十四年(1905),他的实业救国志向被湘人熊希龄所看重,后因清廷派熊希龄经办东三省屯垦事宜,两人系同出师门,乃被调为东三省屯垦局科长,兼屯垦养成所所长、东三省盐运司科长,写有《东三省盐政改革意见书》。辛亥革命后,熊希龄拥护共和,出任热河都统,鹏飞被调充任热河行政公署秘书长兼总务厅长,热河普通文官考试和普通司法官考试委员会委员长,提出了《热河改建行省建议及建筑京热铁路建议书》,后皆实行。1913年,熊希龄奉袁世凯命组织内阁,任内阁总理,鹏飞被调任为山东盐运使。因熊不满袁世凯所为,难与袁世凯共事,任职仅5个月即辞去总理职务,,寿鹏飞也去职,离山东回京。自到东北购北大荒地数千亩,用于种植、采矿。以后到北京,购入清代贝子将军府署,1914年,再进政界,到北京平政院任首席书记官,1919年任国民外交协会干事。在五四运动中,爱国青年遭军阀逮捕,寿鹏飞积极参与营救。在北京时,寿鹏飞与不少要人过往,有李根源、齐白石、蔡元培,陈半丁。等,特别是与鲁迅、周作人常有来往。他见了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甚为钦佩,并以“钝拙”的化名指出书中一处地名差错,鲁迅即予更正,却不知“钝拙”就是当年的塾师,故渭“钝拙未尝一面,而贻书匡正”,“尤感于心”。1926年,鲁迅为被免除教育部佥事职一事,向平政院上诉,寿鹏飞作为首席书记官,全力加以支持,最后平政院判决恢复鲁迅的职务。1936年鲁迅去世,寿鹏飞撰挽联:“桃李满门墙,雪中独傲梅花瘦;文章在天壤,云外时闻木樨香。”直至1928年平政院解散离职,专心在家方志论著,写成《历代长城考》和《方志通义》、《方志本义管窥》等。并出版了多种著作。1937年日寇侵占华北,成立伪“华北自治政务委员会”,欲邀寿出任组织委员,为寿所拒绝。但他离开政界后,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参与熊希龄的孤儿抚养与教育事业,曾协助熊希龄创办香山慈幼院,1949年全国解放后,他将占地宏广的宅子献给政府,另在前门绒线胡间找一住所,政府奖以八千匹龙头细布。五十年代红学批判运动中,寿鹏飞也予关注,他认为索隐派也未曾把《红楼梦》视为曹雪芹的自传。1959年一月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61年初寿鹏飞患感冒,他只信中医,不吃西药不住院,导致感染,不到一个月,于1月20日病故,时年88岁。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