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革命志士钟水养(2)

辛亥革命网 2012-02-07 00:00 来源:宝安日报 作者:张煌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清朝末年,与深圳圩只有一山之隔的龙华百姓反清情绪异常高涨。英帝国主义占据香港九龙后,他们毅然辞别在美国的“金山银山”,回到故乡

  1900年初北京义和团运动全面展开,八国联军入侵,清政府又卖国求荣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国势更趋动荡。对此,钟水养认为起义时机已到,一边加紧与香港“乾亨行”指挥部的联系,一边加紧操练兵马。这年6月,孙中山亲自赴香港部署起义事宜,决定向菲律宾独立军借军火,一批由陈少白押送至白石洲上岸,经车公庙至梅林交给钟水养;另一批由郑士良押送至三洲田。钟水养挑选出最精锐的800人马,随时准备听候孙中山先生的调遣。

  中秋之夜,钟水养领兵在羊台山上举行了隆重的誓师会。并部暑了起义行动方案,大队人马首先占据军事重地南头城,然后随即赶赴三洲田配合起义。

  正欲出兵攻击南头城之时,忽闻军情有变,原来虎门清廷水师提督何长青已派2艘战船以及2000余人占据了蛇口海面。情况危急,钟水养急令撤兵,并想立即赶到三洲田参与三洲田起义。正当钟水养要出门之时,何长青率清兵赶来羊台山,将钟水养家围得水泄不通。钟水养带领多位战士和家眷由前门冲出,一阵激战之后,趁天黑冲出了重围,经梅林逃到了香港。遗憾的是,钟水养的妻儿却没能逃出虎口,遭到了清兵的杀戮。穷凶极恶的何长青还不解恨,一把大火烧毁了钟水养的房屋。

  起义失败,含恨而终

  钟水养等人冲出重围到了香港时,孙中山已去了日本。钟水养对起义失败十分痛心,接待他的香港“乾亨行”陈少白安慰地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只是妻儿遭难,节哀顺变,保重身体才是。”钟水养由于忧愤交加重病缠身,他的部下陈奇等人只好送他到檀香山医治。

  孙中山闻义兄钟水养病了,便立即赶往檀香山檀岛医院探望。钟水养一见义弟孙中山,当即泪流满面:“我未能完成此业,终生遗憾矣!”孙中山安慰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义兄保重身体,时机等待我们呢!”之后,孙中山先生还多次叮嘱医生,不借任何代价都要挽救钟水养的生命。无奈钟水养的病情一日比一日加重,医治无效最终在檀岛医院逝世。临终前,钟水养交代亲人,一定要把他的遗体运回家乡羊台山安葬。

  1901年,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义兄和亲密战友钟水养乘鹤西归,真是“良将未捷身先丧,留待英雄泪沾襟”。民间为纪念钟水养一生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民谣:

  横朗钟水养,敢做又敢当;

  滑石义旗举,失利被毁房;

  革命虽夭折,英名四海扬!

  1947年,一代英杰钟水养的骨骸由家人从檀香山运回故乡,安葬在羊台山的沙吓排岭。钟水养在遗嘱中写道:“虽然革命夭折,我相信总有一天会胜利的!我是羊台山的儿子,我要站在高高的羊台山上笑迎革命胜利的那一天,看家乡之变迁,看中华之振兴!”

  辛亥革命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发生了三件对中国获得新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大事:一是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二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三是1927年诞生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革命军。这些大事的发生从而在思想文化上、组织政权上、武装力量上都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重要的条件。龙华人民正是在这些进步思想、先进党派的影响下,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1924年,中国共产党党员黄学增、龙乃武组织龙华农民成立了农民协会,组织农民自卫军开始有计划地开展反苛捐杂税的运动,带领农民从事反帝反封建斗争,龙华的农民运动蓬勃兴起。在这期间声援“省港工人大罢工”,配合广东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征讨北洋军阀。大革命失败后,龙华人民仍然坚持斗争,党组织在龙华白石龙村建立秘密交通站开展革命活动。这些斗争唤醒了龙华农民的思想觉悟,为后来在龙华发展抗日革命力量的东江纵队,在羊台山创建抗日红色根据地奠定了良好的组织条件和群众基础。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