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革命志士钟水养

辛亥革命网 2012-02-07 00:00 来源:宝安日报 作者:张煌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清朝末年,与深圳圩只有一山之隔的龙华百姓反清情绪异常高涨。英帝国主义占据香港九龙后,他们毅然辞别在美国的“金山银山”,回到故乡
 

  清朝末年,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已经暴露无遗,帝国主义列强入侵,掀起了梦想瓜分中国的狂潮。面对苦难深重的中国,地处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地域,人民自发掀起了反清的高潮,与深圳圩只有一山之隔的龙华百姓更是群情激昂,反清情绪异常高涨。反清的呼声漂洋过海,一直传到了旅居在美国旧金山一批龙华籍的海外华侨那里,家乡父老乡亲反清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他们,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进步思想深深的影响了他们。英帝国主义占据香港九龙后,他们毅然辞别在美国的“金山银山”,回到故乡龙华参加和领导革命斗争。在他们当中的代表人物就有钟水养、陈伟成、黄耀庭、黄福等,他们都是龙华籍人。

  加入“洪门会”,立志反清灭洋

  钟水养,字国柱,广东省宝安县龙华上横朗村人,是南宋镇蛮大将军钟天柱第二十三世孙。清同治四年(公元1864年)的一个清晨,足月身孕的母亲洗衣服时把他生在河边,其父干脆给他取了个“水养”的大名。钟水养在村私塾读了8年书,接触到不少来自于外界的信息。特别是清政府腐败无能,与西方列强签署了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年幼的钟水养听得最多的就是客家人洪秀全举义广西金田村,带领数十万农民杀进南京城,成立太平天国的故事,他从少就立志要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1880年,年仅16岁的钟水养在本村组织起“麒麟团”,请来民间秘密组织的“反清复明”会员林狗仔做教头。林狗仔见钟水养胸怀抱负,于是吸收他做了“洪门会”会员。从此,这对师徒经常秘密商议,不遗余力地忙着发展会员的工作。在他们的影响下,周边的龙华、观澜、石岩、东莞等地的不少激进青年都秘密地加入到洪门会。他还与猎友钟永华、张松养、张志云、廖亮容、黄耀庭等人以狩猎为名,商议如何进一步扩大组织。钟水养明确地对大家说:“反清不是为了复明,而是要反清灭洋!虽然洋人有洋枪洋炮,但我们有一身武艺,还有一颗永不屈服的民族之心,洋枪洋炮也没什么可怕的!”在他的鼓动下,洪门会的成员个个摩拳擦掌,决心与清政府和洋鬼子斗争到底!

  与孙中山结义,加入“兴中会”

  1886年5月的一天,一位居住在夏威夷檀香山的好友给钟水养写来一封信,叫他到檀香山协助做生意,并随信寄来一张到夏威夷的船票。钟水养觉得有必要到外面去经风雨见世面。

  钟水养一到檀香山,义弟陈通即介绍檀岛有名的首富钟木贤与他相识。钟木贤老家是广东五华人,在檀岛国安会馆任要职,后来国安会馆改为“致公党”,钟木贤任主席。有了钟木贤的帮助,钟水养便很快在檀香山站稳了脚跟。没过多久,在钟木贤的介绍下,钟水养与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孙中山一见如故,两人因兴趣相投,于是焚香“桃园结义”。孙中山基于推行扩大统一战线的需要,主动要求加入国安会馆的洪门会组织,当时曾有洪门会的会员反对他加入。钟水养站出来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在钟水养的推举下,大家终于接纳了孙中山入会。

  1898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兴中会”的成立,得到了广大华侨的大力支持,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兴中会”很快有了可靠的资金保证。第一次“兴中会”会议在华人救火馆三楼何宽的家中召开,当时参加会议的有60余人,钟水养、钟木贤、何宽、宋居仁等人都是主要成员。“兴中会”会议后在香港中环土丹顿街设立“乾亨行”,表面上是做贸易,实际是孙中山准备武装起义的指挥部。至此,钟水养成了孙中山在檀岛根据地一个反清的得力助手,他从一个洪门会的会员成长为意志坚强的革命者。

  钟水养曾多次对孙中山说:“我的家乡羊台山、三洲田毗邻香港,地理条件十分有利,我返回家乡做起义工作更为合适。”孙中山起初不同意他离开自己身边,但钟水养的建议确实在理,便同意了。离别时,孙中山对钟水养叮嘱道:“凡事不能操之过急,返乡责任重大,一定要机行事!”于是钟水养于1896年秋携妻儿返回了家乡龙华横朗村。

  钟水养谨记孙中山的嘱托,回乡后不忙谈国事,当务之急是建房置业。他在羊台山下的桃李园建了一套新型古式房,这套房屋成了钟水养宣讲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兴中会的宗旨的秘密基地。当时的羊台山麓有10多个小山村,都先后成了钟水养反清的基地,就连香港、广州、佛山、中山、增城、东莞、惠州等地的进步人士也蜂拥而至,会员人数由刚返乡时的几十人骤增到3000多人。钟水养现年91岁的亲侄女钟友娇回忆说:“他带领过的兵不计其数,每次吃饭用的筷子都要装好几木桶呢。”

  随后,钟水养被推为“洪门三合会”的首领,他想方设法购置了3门土炮和各式各样的大刀和长矛,壮大了洪门会的武装力量。当钟水养带领的起义队伍越来越壮大时,清廷却派兵与当地的地主武装联合攻打起义军,钟水养带领义军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激战。洪门志士黄福受孙中山之命,与黄耀庭等人率义军300多人袭击在沙湾兰花庙的清军,之后又攻占横岗等地,大破清军的志气。龙华人卓风康、何玉山和吴兆辉等人也率领民众响应武昌起义,组织农民武装攻占设在南头的新安县衙,结束了清朝在当地的统治。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