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郑孝胥的可悲下场
辛亥革命网 2012-08-1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郑孝胥和青岛还是颇有渊源的。辛亥前,郑孝胥受东三省总督锡良之邀,至奉天主持锦瑷铁路及葫芦岛开发事宜时曾到青岛考察港口建设。他1910年10月14日抵青,由悦来公司孙瑞应接待,在青4日,除了考察港口建设外,还考察了德国兵营、市政建设及胶州,由德国工部局安排去崂山游览,几天下来,郑孝胥对青岛的市政建设及景色大为赞赏。他在崂山柳树台酒店的题名簿上留诗一首,“缘涧渐深天渐小,回看唯有乱峰围,山风吹得尘劳尽,酒酽花斑莫念归。”他还为酒店的服务员书扇“饮罢山风吹酒颜,劳生应自愧崂山,佣儿亦解求题扇,此地风流非等闲。”“不俗真天赋,何须更读书,犊禈(hui)前取酒,疑是马相如”。他同寓居青岛的清朝遗老颇有交往,于式枚病逝时,有《悼晦若》挽诗。张士珩有《题崂山石老人》诗,郑氏亦有《题石老人》诗云:“辟世欲何往,飘然海上逃。离群从鸟兽,孤啸答风涛。此叟堪师事,高踪谢尔曹。题名非石隐,试为问文豪。”自注:“楚宝(张士珩字)磨厓题名,并作《石老人记》记刊石已久,丈曾诒我一帧也。”
也许是通过考察对青岛产生了好感,1912年2月,郑孝胥给曾任张之洞幕僚、时任青岛德华高等学堂监督的蒋楷去信,推荐自己的四子郑胜(小乙)到青岛德华高等学堂上学。期间,他和蒋楷保持经常的通信联系并互赠作品。1912年8月15日,郑孝胥乘船去塘沽途中经停青岛半日,访蒋楷及许久香,蒋言:小乙(郑胜)毛笔画为堂中第一。1914年9月,因为日德战争,德华高等学堂停办,郑胜转入同济学堂。后在1918年正月因脑膜炎去世。
此后,1925至1930这几年的时间里,郑孝胥先后十五次造访青岛,当然,绝大部分是乘船去天津或是大连途中经停,在青的时间多则两三日,少则数小时,他最初常去的酒楼是春和楼,后期则基本上是在聚福楼,聚福楼的老板叫吴滋玉,和郑孝胥们的关系不错,有时执意不收餐费,郑孝胥在1926年日记中有在聚福楼食西施舌、墙上挂有郑的对联的记载。郑孝胥,到青岛时,光顾即墨路聚福楼,应聚福楼之邀,曾题对联一副云:“驱车试过即墨路,饮酒须登聚福楼。”(亦作:“驱车偶过即墨路,买醉须登聚福楼。”还有:“驱车试过即墨路,觅醉须登聚福楼。”)当为趣事。日本神庙也是他常去的处所,在那里,有他凭吊一名叫乃木的日本人的诗歌刻石。尚有题写墨宝“交通银行”、“大陆银行”等。
另外,他还和青岛的前清遗老保持了经常联系,和他来往最多的是升允,劳乃宣等,他经常资助升允的开支。特别是在张勋复辟时间,青岛和上海遗老的活动非常频繁,他对刘廷琛是有看法的,日记中有嫌其迂腐之语。黄公渚在二三十年代也经常到他的家中拜访。从他的日记中看,他的大儿子郑垂经常往来于青岛上海之间,但具体干什么没有详细说明。伪满洲国成立,郑孝胥任伪满总理大臣,沦为不齿。由 中国历史博物馆 供稿《郑孝胥丙丁日记 附:郑孝胥致升允函》 是文节录丙辰(1916年)、丁巳(1917年)两年日记。记述上海及各地复辟分子的动态,特别是他们在张勋复辟前后的阴谋活动与内部派系矛盾,以及和日本、德国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