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烈士饶辅庭事迹亲访记(2)
辛亥革命网 2012-06-13 00:00 来源:广州文史 作者:丘一中 查看:
三、参加黄花岗起义
1911年1月,饶辅庭偕同温慧玉准备出国,取途香港,等待轮船前往南洋。适同盟会统筹部长黄兴在港积极筹备起义,下令各地同盟会组织,选拔“选锋队”员,开赴广州参加起义。松口同盟会接到统筹部命令,大家非常兴奋,争先报名参加,最后选出了三十名“选锋队”员。饶辅庭当时在香港候船,得同志告知此事,便立即与温慧玉商量,决定取消出国,要求参加广州起义。温慧玉也支持饶的这一行动。饶便在香港找到黄兴,表示决心。黄兴初时认为饶赴南洋,联络志士扩大同盟会,也极需要,且见他们已出发在途,所以劝他们仍按计划到南洋去。但饶坚决请求留下到广州参加起义,黄兴终于答应,并委派他为“广州起义两广总粮台”,嘱他先到惠州与该地同盟会负责人联系,策应广州起义。
此时各地选锋队已陆续集中广州,选锋队员由松口出发时,由松口同盟会发给每人二十元做路费。负责此事的温翀远回忆,很多队员宁愿自己出旅费,经领导劝说才接受,温翀远经手发放了四百多元。松口选锋队到达广州后,分住广州天香街、三眼井的秘密机关。烈士林修明一听到要派选锋队到广州参加起义,怕失了机会,已先跑到广州,住在三眼井。饶辅庭在香港获悉松口选锋队已到广州,乃急偕同夫人温慧玉搭省、港船赶到,那时松口选锋队虽由革命党机关安排了住地,但需开会、联络、指挥的机构。当时广州风声很紧,清兵大举戒严,起义人员都是单身,开展活动甚易暴露。适饶夫妇到达,租到市内谢恩里一间房屋,此处便成了革命党的秘密机关。温慧玉负责照料同志,传递文件,收寄信函,门外放哨,做得相当精细。
四、为革命壮烈牺牲
三月二十九日前夕,清吏因叛徒告密得知风声。饶的住家,早被清吏侦知是革命党机关。当日凌晨七时许,清兵破门而入。幸早一天晚上同盟会员、秘密文件、武器等物已转移。当时饶已起床,夫妻正在客厅喝茶,清兵凶神恶煞般地闯进来,但饶辅庭毫不畏惧。清兵问:“你是饶辅庭吗?”饶答说是,遂被捕。被捕时,形色镇定,对妻子说:“人谁无死?我死后,革命事业,你要坚持。”
温慧玉自丈夫被捕后,万分悲痛愤恨,当时门外有清兵把守,不准温外出。过了数天,由谢逸桥找人用钱买通清吏,饶家门口的守兵才撤走,温慧玉乃秘密赴港,到港后即电知饶镜彬。镜彬复电并汇款要温到南洋。温以丈夫死生不明,要求留港打听丈夫消息。同盟会一些领导人也到港慰问,并分头进行营救。十多天后,探悉饶辅庭被捕后关入死囚监狱,并受到清吏严刑迫供,要他讲出同盟会的一切情况。饶报以冷笑,不讲一句话。清吏又用引诱手段,迫饶叛变,遭到饶的痛斥。饶于4月间在东较场惨遭杀害,尸体后与黄花岗死难烈士一起埋葬。温慧玉得知噩耗,悲恸晕倒,经人救醒送医院,一个多月后吐血而死。饶无子,由侄饶子康作嗣子,儿媳是中山陈氏女,有孙饶伟渊、伟源等。
五、附带采访到饶辅庭两位好友的一些材料
三月二十九日,辛亥广州起义时,林修明与其他“选锋队”奉命攻打两广总督署。林奋勇当先,力战清兵,中弹牺牲,时年二十八岁。
松口选锋队员周增到广州后住在三眼井,三月二十九日中午,他携带手枪赶赴小东营集合,进攻两广督署。事后撤退到卫边街(今教育北路),被清兵拦住搜查。周增乘清兵不备,拔枪拒捕,被清兵捉住双手。周平日力气很大,且懂武术,立即挣脱,扣机发射,但枪出了故障,没有打响,便赤手与清兵搏斗,打倒了几个清兵,终因寡不敌众被捕。周被捕后适与饶辅庭同押一仓,清兵严刑迫供,周大骂清朝皇帝。也于4月初与饶辅庭一同遇害。周在松口加入同盟会,是同盟会秘密机关公裕源米店的伙夫,松口体育会(松口同盟会军事训练机构)成立时周又在该会做杂工,对革命忠心耿耿,夜以继日工作,对人态度和气,但对清朝切齿愤恨,牺牲时年仅二十岁。
六、作者附记
本文资料,得自饶辅庭生前友好、老同盟会员温翀远同志提供,另外得自饶辅庭的儿媳陈同志及烈士之孙饶伟源同志等协助补充。过去,丘映芙、张醁村、饶子康(烈士嗣子)等同志亦同作者谈及烈士事迹,留下片断记忆。最近,访问了烈士故居附近老人和徐立生、李亢平、陈斌宗、张衡光等前辈,并访问温慧玉故居大温屋和饶烈士石磐桥住宅。现将访问所得,撰成此篇。至于烈士在上海读书时的活动,则有待知者加以补充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