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立场和努力
辛亥革命网 2012-05-2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楚梦 查看:
与有些所谓的政治家不同的是:宋教仁是一个永远坚守政治底线的政治家,他决不会拿国家主权和民众利益作交易。在宋教仁留下的不算太多的著作中,研究边疆问题、提醒民众和政府警惕俄日侵略、揭露俄日阴谋的文章就达20余篇,尤以《间岛问题》和《二百年来之俄患篇》最为著名,与一些革命党们的暧昧态度形成鲜明对比。1912年,俄蒙条约签订之后,身在南方的宋教仁发表了多篇措辞强硬的讲话和声明,表明了决心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正如郭汉民先生在《宋教仁集.前言》中所说的那样:“在清末革命党人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有的人对国内封建统治者的仇恨大于外国侵略者,他们反满革命的热情远远高于反帝爱国的本能,在他们处境艰难到万般无奈的时候,甚至不惜以国家某部分(诸如满蒙)的利权换取外国势力的支持。”而宋教仁却始终坚守 “国家领土人人当宝爱之”的原则。可以说,在革命党中,没有谁比宋教仁更爱国了。
一、为北疆担忧
1904年年底,宋教仁因组织参与了黄兴领导的华兴会起义(该起义因泄密未起事即遭失败),被迫流亡日本。来日本之后,宋教仁一边着手筹办宣传反清革命杂志《二十世纪之支那》,一边进行中国政治、宪政和边疆问题研究。1905年3月11日,宋教仁就写作了《黑龙江尚添设民官耶》(发表于1905年6月24 日出版的《二十世纪之支那》第一期)。该文就清政府添改黑龙江省厅州县之制,以加强对其爱新觉罗氏老巢管理的举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清政府只知道冒然设郡县、改官制,强化对该地区民众的管理,却不知道该地区最大的危险来自日俄,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日俄两国,抛金钱,糜血肉,纳无量之代价,亦无为他人作鹬蚌之理也。”[1]对清政府的愚钝和领土主权问题上的装胡涂进行了无情批判。 在同期杂志上,宋教仁还发表了《中立国之防务仅如斯而已乎》、《西方第二之满洲问题》等文章,前文对俄国波罗的海欲来中国,借厦门为根据地,而清政府却命令福建地方政府加强戒备,严守中立的荒唐行为进行了,猛烈抨击:“平日既一心以压制家奴为务,而对于防备外我之政策毫不注意焉。”[2] 后文则揭露俄国借回民滋事出兵中国新疆,欲“ 永久占据,节节渐进。”即将成为第二个满洲。他沉痛地说:“吾断堂堂老大帝国以土地为人之角逐场,必反退居第三国之位置,而无复地主之资格。”[3]
此后,宋教仁接连发表了多篇揭露俄国贪图中国矿藏、阴谋侵占蒙古、新疆、东北的文章,同时着文提醒国人,注意日人在中国东北的动向、对蒙古的觊觎,以及日俄联盟共同瓜分中国的野心。其著名的文章包括:《蒙古之祸源篇》、《二百年来之俄患篇》、《对俄横议》、《北方又割地矣》、《论南满铁路属地行政权混杂之害》、《日俄同盟之将成》、《日人之密窥蒙古》、《又一朝鲜》、《东三省之借款问题》等等。在这些文章中,宋教仁用铁的事实与慎密的分析,告诉清政府和国人,中国正面临新的巨大的丧权辱国的危险。在《蒙古之祸源篇》中,宋教仁痛心疾首:“俄人之窥视蒙古,不自近日始也,而其谋之专,行之急,则于近今为尤甚……俄人之志,固不仅在蒙古……暗贷巨金于蒙王,以怀柔蒙人也,皆其极东政策系统中之方略,以为侵入北中国之地步也……”[4] 在《二百年来之俄患篇》中,宋教仁列举了二百年来,俄国乘中国内忧外患之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割让领土的不平等条约及其过程,对于俄人近期以条约索要百端的行为十分愤概,他沉痛地说:“今而后,吾知黄河以北,皆将有不能高枕之势……”[5]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对于在俄国唆使下愈演愈烈蒙古分裂阴谋以及日俄聪明,宋教仁并不像某些政治家那样保持沉默,而是多次提醒政要予以注意,多次发表声明予以遣责,并组织成立了湖南筹蒙会。1913年1月11日,宋教仁在湖南筹蒙会成立大会上发表演说时对近期俄国煽动蒙古独立并要求中国不得在蒙古驻兵移民置官行为十分愤慨,并十分担心日俄结盟,他告诉与会者,当时他就向大总统袁世凯和总理赵秉钧说出了恐有日俄联盟的担忧,谓其设法阻止,但没有引起袁赵的重视,宋的担忧成为现实,三个月后威胁中国安全的日俄条约真的签订了。对于汲汲可危的蒙古局势,宋教仁呼吁:“为今之计,惟有构造完全政府,国民出死力以为后援。闻库伦现有兵仅三千,统兵者为马贼陶什陶,并不解文明战术,若能共同一致,以武力解决,则收回领土,威慑强俄,亦筹蒙会诸君之责也。”[6]
从宋教仁的一系列论著上可以看出,他对俄国抱有高度的警惕。这很正常,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作为国家,俄国对于中国的侵占和伤害是最大最深的,最重要的是,俄国人的胃口特别大,他们还要进一步馋食中国、分裂中国,蒙古已经危在旦夕。然而,这并不表明,宋教仁对于来自他方的危险视而不见,特别是在中国领土上赢得了日俄战争的日本,宋教仁同样十分警惕。他在《论南满铁路属地行政权混杂之害》中,对于日人超越权限逮捕与日人发生冲突的中国人、行使管辖权表示了高度担忧,研究法律的宋教仁告诉清政府:“行政权之为物,国家主权之一部分也。国家主权者,国家领地之上,施行此权力之主体,可一而不可二也。”[7]在《日人之密窥蒙古》中,揭露了日本特务川岛浪速以小恩小惠受清官僚器重,成为民政部门顾问,继与蒙古诸王接触,密植日本势力,妄图将蒙古纳入日本势力范围的阴谋。在间岛问题上,宋教仁更是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良知、勇气、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为保卫国家领土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保卫间岛主权
间岛是中朝边界图们江以北1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由于清政府对边疆疏于管理,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之后,朝鲜人便越江来间岛垦殖,日本人于是打上了这片土地的主意,日本舆论公然称间岛为“鸭绿江源的独立国”,其霸占间岛的野心昭然若揭。宋教仁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十分焦虑,然当时的革命党人,视革命为第一要务,只知道与清政府为敌,对日本的侵略企图熟视无睹。宋教仁觉得他不能对如此关系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大事坐视不管,为了保卫国家领土,他向朋友借来路费,化作日本人,冒险潜回东北,打入了日本人在东北的黑社会组织长白山会,掌握了他们欲变间岛为朝鲜领土的假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