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朋非:心怀大志济天下(2)
辛亥革命网 2013-07-03 00:00 来源:湖州晚报 作者:徐勇 查看:
北伐结束后,许朋非回到湖州,1927年在浙江省立三中(即湖州中学)教理化,这样的教学生涯一直延续到1930年。这时,他在中国公学的理化派上了用场,成为一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当时,浙江的一些国民党元老对蒋介石说:“还是给许朋非一个工作吧。 ”许朋非和蒋介石在上海期间同为陈英士的助手,又同在上海都督府共事。蒋介石听了这些元老的话,就让许朋非去南京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兼任“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建设委员会总干事。该建设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自己兼任,副职为陈果夫和叶楚伧,实际工作由总干事许朋非负责,直到1936年公墓建成,在南京灵谷寺还建有一塔,为灵谷塔,今天已成为南京一景。 1936年8月,许朋非返回湖州,赋闲在家。直到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国民政府才又将许朋非召回,1937年抗战爆发,许朋非随国民政府进入四川重庆,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
1946年,许朋非处理完毕政事,准备坐飞机返回南京。就在出发的前一天,他所住的旅店不幸起火,起因是两位住旅店的大学生不慎将煤油灯打翻,又引燃抽屉里的化学物品,化为大火,殃及整个旅店。许朋非反应及时,即刻离开。但忽然想起隔壁房间还住着两个孩子,遂返身回到旅店想救出两位孩子,因火势凶猛,许朋非被浓烟熏倒,其次子许寅(许锡五)立即把他送到医院,因抢救无效去世。
许朋非于1937年入川,至1946年因火灾去世,在其身边的就是许寅,全家人从此再也没有见到他。
许朋非的夫人赵葆贞,一直与大女儿许斐文同住,于1962年在上海去世。
许朋非和夫人育有二子三女:长女许斐文、次女许斐然、长子许锡三(许刚)、次子许锡五(许寅)、三女许斐伦。
许朋非为人刚正耿直,他对子女的要求很严,常以历史上高风亮节的忠臣义士教育子女,希望他们不慕虚荣,不羡富贵,为人须朴素诚恳,大义凛然。他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质深刻影响了子女,五个子女都先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长女许斐文参加了湖州的郎玉麟部队,投入抗战,以后一直在苏南、浙西工作,解放后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党总支书记,许斐文也是湖州中学的校友,和她同班的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现代生药学创始人楼之岑、著名报人钦本立以及画家沈光溥。同样就读于湖州中学的次女许斐然则是著名的革命烈士,1944年牺牲在浙江武义。 2008年,由其弟许刚、其妹许斐伦等护送忠骸安葬在湖州烈士陵园。
长子许刚1937年抗战爆发离开就读的湖州中学,辗转到上海,曾入读沪江大学,随后参加新四军,解放后到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计委工作,与后任国务院政研室主任的桂世镛同事,1978年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直至1985年卸任,接着就任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是国务委员张劲夫)。次子许寅早期在上海《申报》任记者,解放后任职《解放日报》,是《解放日报》的著名记者。三女许斐伦一直从事教育工作,1949年4月湖州解放,她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政治部文工团,曾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以及河北宣化、张家口、山西临汾等地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担任山东理工大学(即山东淄博师范专科学校)组织部部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