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革命的儒将徐绍桢(2)

辛亥革命网 2013-06-08 00:00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陈晓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徐绍桢,字固卿,广东番禺人。光绪甲午举人,历任福建武备学堂总办、广东全省营务处总办等职。1902年赴日考察军事。1908年暂署江北提督。辛

  将军血战雨花台

  武昌起事主力为新军第八镇,清廷因而怀疑第九镇也不可靠。两江总督张人骏、江宁将军铁良采取紧急措施,调动张勋的江防营到南京城内,对第九镇进行监视,并将原驻守扬州的王有宏所部缉私营十个营调到南京,以加强戒备。为了防止第九镇异动,张人骏借鉴广东、湖南的办法,突然收缴第九镇弹药,使各标营每个士兵平均不足五发子弹。接着,宣布南京戒严,新军官兵没有弹药,人心浮动。徐绍桢怕影响士气,请求发还。张人骏借口请示军谘处,极力拖延。当时南京饷械处存有各式枪弹五百多万发,毫不匮乏。张人骏将江防、巡防各营大量补充,每人发给子弹五百发,新军大哗。10月28日,徐绍桢亲自到督署向张人骏求情,张仍然无动于衷。徐绍桢十分激愤。

  张勋的江防军平时跟第九镇就有摩擦,相互看不起,此时弹药充足,经常无故对第九镇进行挑衅,火上加油。张人骏搞了一个骗局,允诺发还弹药,前提是将第九镇调到离城60余里外的秣陵关。徐绍桢不得已接受,11月30日全军撤出。谁知抵达秣陵关之后,张人骏食言,第九镇全军缺乏弹药,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

  某日,竟有满族军官带领多人手执武器,直扑徐绍桢卧室意图行凶。徐绍桢本来对发动起义犹疑不决,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上海、苏州等地已经光复,有了财政支持;同盟会控制了制造局,弹药供应有了来源。有研究者指出,徐绍桢此时发动,也有抢先攻下南京以取得江宁都督职位的动机。清代江苏有江苏、江宁两个布政使辖区,俨然两个省份;程德全已在苏州就任江苏都督,若徐绍桢打下南京,江宁都督非他莫属。11月7日,上海弹药尚未运到,城内革命党已经举事,徐绍桢在弹药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下令攻城。9日凌晨,第九镇进攻雨花台,因估计不足,内外配合失误,伤亡惨重,决定撤出,全军大部溃散,司令部向镇江撤退。(吴讱:《辛亥革命论文集》)

  征战归来还读书

  同盟会中部领导陈其美频频接到武汉黎元洪的告急电报,与江苏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汤寿潜协商,决定组织江浙沪镇联军,推举徐绍桢为联军总司令,攻下南京,减轻武汉方面的压力。徐绍桢得以出任总司令一职,主要是资历、威望的因素。徐氏“历在各省通兵,手创新军第九镇”,“江南诸将,多其门生故吏”。11月20日,徐绍桢率领镇军林述庆部3000人,苏军刘之洁部3000人,浙军朱瑞部3000人,淞沪各军等合计一万多人,会攻南京。11月28日发起总攻,但攻击雨花台、朝阳门均未得手。徐绍桢决定集中力量强攻制高点——紫金山天堡城。31日凌晨,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联军拿下天堡城,用重炮轰击太平门、富贵山等处。张勋被迫求和,徐绍桢不肯答应其带械撤退要求,张勋带兵狼狈逃窜。12月2日联军各部队相继入城。南京光复是仅次于武汉保卫战的一场重要战役,此中陈其美的决策、联络、后勤供应贡献甚大。徐绍桢因人成事,趋时而动,卒成大功。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在孙中山的就职典礼上,徐绍桢受各省代表委托致词,寄语新总统“毋违宪法,毋拂舆情,毋任威福,毋崇专断,毋昵非德,毋任非才。”孙中山任命徐绍桢为南京卫戌总督,寄予重任,或许也有同乡因素在起作用。临时政府北迁,袁世凯先后让徐绍桢出任参谋总长、仓场总督,皆不就。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徐绍桢曾出任卫戌司令等职。孙中山逝世后,隐居上海养疴,不问政事。1936年在上海病逝。

  民初当其闲居京、津时期,每日赴图书馆看书,或留连厂肆,购书自娱,“所购书逾数百簏”。徐氏一生雅好藏书,治军之暇,读书、写作不辍,洵为罕见之儒将。辛亥南京一役,张勋将徐绍桢在玄武湖湖神庙侧的藏书楼“湖楼”付诸一炬,二十万册珍贵图书连同多年日记、著作灰飞烟灭。1922年,徐氏由乘火车经过南京太平门,家人手指钟山方向说“那边是我们家原来的藏书楼,现在见不到了”。徐氏感慨万端,当即吟诗一首:“车行忽过太平门,遥指钟山认旧园;八代兴衰已如此,百城灰烬岂堪言。”“百城”指的是万卷藏书。徐氏一门多读书种子,其族弟徐绍棨,又名徐信符,为民国广东第一藏书家,其“南州书楼”旧藏,据称有600多万卷之多。

  清中期以来,浙江一带来粤游幕文人,有不少落籍广东,其后代吸收两地文化的精粹,度越恒流,涌现大批杰出人才,徐灏、徐绍桢父子,叶恭绰、汪精卫、胡汉民、朱执信等等,都出身于同样的家庭。此一特异现象,有心人若加以潜心研讨,或许对揭示出人才成长机理有所帮助。

  人物档案

  徐绍桢(1861-1936),字固卿,广东番禺人。光绪甲午(1894)举人,历任福建武备学堂总办、广东全省营务处总办等职。1902年赴日考察军事。1904年任两江总督衙门兵备处总办,1905年任新军第九镇统制、苏松镇总兵,1908年暂署江北提督。辛亥革命武昌爆发后率新军第九镇响应,1911年11月11日任江浙沪联军总司令,率各军攻下南京。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卫戌总督。1917年任孙中山护法军政府卫戌总司令,1923年任孙中山大本营内政部长,1936年在沪病逝。徐氏也是著名藏书家,著作等身,堪称“儒将”。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