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志士:华侨报人“二徐”(2)
辛亥革命网 2013-05-27 00:00 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刘琳 查看:
徐端:海内外铁笔共和
徐端,生卒年不详,福建闽清县人,曾任新加坡《光华日报》记者,马来亚《大霹雳日报》主笔。
徐端生于闽清二都厚龙村,自幼发奋苦读,立志走科举之路,为清末秀才。后有感于国弱民穷,遂萌生革命之心,开始撰文抨击满清封建统治。当时,出生于福清江阴北郭镇的黄家宸(1890—1912),正在烟台山间英华书院学习,他参加了同盟会的外围组织“桥南社体育会”,从事革命活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黄家宸在英华书院与祁暄、陈寿绥、周靖、刘宜芬等人创办《警醒》报并被推为主编,报纸通过香港向南洋各地发行。不久,又办了《民心》报,宣传革命思想。徐端与他们往来甚密,在《警醒》报、《民心》报撰写文章,鼓吹反清革命。因此触怒清政府被通缉,更名“子木”,于同年避走南洋。
宣统二年(1910年)岁末,徐端任新加坡《光华日报》记者。《光华日报》由孙中山倡办、新加坡华商出资创设的,孙中山认为:“非设立报馆,无以唤醒民众,共同致力于革命事业。”《光华日报》之名由孙中山亲定,寓光复华夏之意,于1910年12月20日创刊出版。《光华日报》出版后,孙中山赠墨宝祝贺:“光被四表,光华报鉴 孙文祝”,表达了对《光华日报》的期许。此报一创刊,徐端即任该报记者,撰写了大量宣传孙中山革命主张的文章。
宣统元年(1909年),徐端由黄乃裳、于右任介绍加入同盟会。同年,到马来亚怡保市任《大霹雳日报》主笔,宣传同盟会纲领,发动华侨参与推翻满清封建王朝的革命行动。
辛亥革命期间,徐端奉命从新加坡回国,参加福州同盟会的革命活动。他经常和黄乃裳等共商国事,并借经营英商卜内门公司货仓名义掩护革命同志。1912年孙中山访问福州时,徐端和黄乃裳一起去马尾迎接,接受孙中山指示。
徐端关注家乡闽清教育事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徐端与张仿九等人在二都创办昙溪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