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辛亥革命先驱陈天华

辛亥革命网 2012-12-29 00:00 来源:www.gushici5.com 作者:田立宪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有不少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为辛亥革命作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还有人为之献出鲜血和生命,他们被后人称为辛亥革命先
  今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1周年纪念日。101年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专治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有不少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为辛亥革命作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还有人为之献出鲜血和生命,他们被后人称为辛亥革命先驱,陈天华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今特发此文以兹纪念。

  陈天华(1875—1905),湖南新化人,是近代留日学生中有名的笔杆子。他写出了《猛回头》、《警世钟》、《狮子吼》等宣传革命的小册子,在海内外产生了深广的影响。同盟会成立后,他被举为会章起草员,参与了《革命方略》。的拟定工作。

  书写檄文唤醒国人反抗外敌入侵

  陈天华自小生长于农村,深刻地了解民间疾苦,痛恨清廷腐败。1895年,陈天华随父亲迁居新化县城,他穿梭于街头巷尾,以提篮叫卖为生。由于他求知若渴,经常提着篮子到县里的资江书院旁听。族人陈御丞见其如此好学,便主动资助他人该院就读。

  1900年,陈天华来到长沙,入岳麓书院就读。他每次考试皆名列前茅,道德文章俱优。当时一位有名望的地方官员,非常器重陈天华的才华,欲将自己的爱女许配给天华为妻,陈天华却以忧伤的心情回答说:“天下方多故,安能再以儿女情累我乎?国不安,吾不娶。”

  1903年初,陈天华被省城师范馆录取,是年春,又被选为留日官费生。1903年3月27日陈天华到达东京,入宏文学院师范科学习。

  不久,留日学生反对沙俄侵占我国东北领土的拒俄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4月29日,陈天华参加了留日学生在东京神田锦辉馆举行的拒俄大会,并在会上发表演说;接着,他又报名参加了拒俄义勇队,每日进行军事训练;因参加者均为留日学生,后改为学生军。

  在拒俄运动深入开展的时候,陈天华不忘家乡,他在日本向湖南同胞发出《敬告湖南人》的公开信,宣扬拒俄和爱国救亡精神,读者看了,无不流泪。

  拒俄运动遭到清政府的残酷镇压,陈天华痛苦不堪。他怀着满腔悲愤,从1903年初夏开始,至仲秋结束,写成通俗读物《猛回头》、《警世钟》。通过这两本书,他痛切地陈述民族危亡惨局,唤醒国人从迷梦中醒来,奋起反抗外敌入侵,实行反清的革命,字字血泪,感人肺腑。《猛回头》初版印行5000部,不到数旬,销罄无余。

  同年10月,沙俄增调大量兵力,侵入我国东北,亡国惨祸迫在眉睫,陈天华万分震怒和悲痛,乃啮指作血书,寄示湖南各学堂,要求湘人预备死战。

  起草会章 成为最早的同盟会会员

  1903年11月4日,黄兴、宋教仁、刘揆一等人在长沙召开华兴会筹备会议。陈天华闻讯,很受鼓舞,立刻束装起程,于12月只身返回湖南,襄助黄兴等人开展革命活动。

  1904年2月15日,华兴会举行正式成立大会,陈天华加人华兴会,并参与了长沙起义的策划。他擅长文字宣传,在《俚语日报》上继续发表反清革命的文字,湖南反动官绅借故罗织罪名,意欲逮捕陈天华。在友人的劝说下,陈天华于同年4月再渡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

  是年暑假,华兴会长沙起义日期临近,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不辞劳瘁,于当年7月再次回国返湘。但长沙起义因叛徒刘佐楫告密而归于流产,黄兴等人避走上海,陈天华亦由江西吉安转赴上海。11月7日,黄兴、陈天华与在上海担任华兴会外围组织爱国协会会长的杨毓麟等40余人在新马路余庆里召开大会,共同议定在鄂、宁发动一次新的起义,但又因受皖人万福华刺王之春事件的牵连,造成黄兴、苏鹏、张继等13人被捕入狱,鄂、宁起义计划只好搁浅。对此,陈天华心情十分沉重,悲痛欲绝,拒绝出逃,正襟危坐待捕。他悲愤地说:“事不成,国灭种亡等死耳,何生为?”后经友人多方劝说,勉励他等待时机,他才束装航海东行,于是年底第三次抵达日本东京,复入法政大学学习。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