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甘当配角的“带头大哥”(5)
辛亥革命网 2012-10-08 00:00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李婷婷 查看:
第一个是背叛了革命的人——胡瑛,黄兴早期的同志、兄弟,后来成为支持袁世凯称帝的筹安六君子之一,少年英雄堕落成了袁世凯的吹鼓手。最后洪宪帝制失败了,胡瑛很惨,为双方所抛弃,变成了连饭都没有吃的穷困潦倒的一个人。但黄兴临终之际,想到了这位少年时的战友,他说:“你们要照顾他,他现在快要饿死了。饭还是要给他解决。”
第二个是战友、死党——宋教仁。他说:“宋教仁的墓,谭人凤在负责,还没有修好,你们要帮助把这件事做完。”
第三件事,他说,国会要抓紧健全立法,中国的道路要靠制度来解决,靠人是不可靠的,国会要立法。法立而后政治才能上轨道,行政才能有秩序,不纷乱。
这是他留下的最后三句遗言。
岳麓山黄兴墓里只有三样东西
岳麓山黄兴墓里面,只有三样东西,第一是他曾经用过的一把指挥刀,那代表他戎马生涯所有的光荣和梦想。第二样东西是他儿子送给他的纪念品,南京之战时缴获的一个炮弹筒。第三样是黄兴生前用过的笔筒。黄兴就带着这三样东西下葬在岳麓山。他什么也没有带走,他所有的功业,所有的失败,所有的是非都留给后人去评说。黄兴就是黄兴,世上再也没有黄兴。
今天,在湖南长沙的岳麓山上,黄兴墓依旧矗立。正下方不远,便是他的“80后”好兄弟蔡锷将军的墓庐。在他们四周,分布着刘道一、陈天华、蒋翊武等战友的墓。这些曾经惊天动地,再造了一个中国的湖湘子弟们,日夜俯视着身下这片久经沧桑的土地。他们的人生和功业,早已成为不可复制的经典。
注:全文以著名作家、独立学者傅国涌先生在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上的《绝版黄兴》讲稿为蓝本,删改整理而成。特此鸣谢湖湘讲堂编导黄谊,策划柳理、胡广宇。感谢傅国涌和黄兴孙子黄伟民提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