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蕴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活动

辛亥革命网 2013-08-09 00: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林熹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朱蕴山,字锡蕃,又名朱汶山,安徽六安人。同盟会会员,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1947年参与创建民

  朱蕴山是一位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奋斗终生的革命者和爱国者。在民主革命时期,他先后参加过辛亥革命、讨袁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又为凝聚民主进步力量、建立爱国统一战线做了大量工作,在其漫长的革命生涯中谱写了一曲豪迈瑰丽的人生壮歌。

  初出茅庐

  朱蕴山1887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东河口镇嵩寮崖村。其父朱明升18岁参加太平军,曾被洪秀全“召京内用,擢为兵部尚书,荐升至天官丞相”。父亲的先进思想和进步行为深深地影响了朱蕴山的一生。从小受父亲思想熏陶的他,4岁起便在家学读《百家姓》、《三字经》,5岁入私塾。1904年,14岁的朱蕴山因反抗学校体罚学生,被迫退学在家,在父亲和伯父的指导下进行自学。1905年参加州试,考中第一名案首秀才。下半年,科举制度被废除,朱蕴山入六安赓阳书院就读,对书院传授的八股经书非常反感。19世纪末20世纪初,陈独秀等一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汇集安庆,积极开展反清革命活动。安徽最早的资产阶级爱国民主运动团体“青年励志学社”,陈独秀创办的《安徽俗话报》、发起的“演说会”等活动,这些新思潮对朱蕴山产生很大的影响。1906年,他毅然退学离乡来到省城安庆,考取徐锡麟主办的安徽巡警学堂。朱蕴山由于学习刻苦,思想活跃,追求革命,很快得到徐锡麟的器重,并被介绍加入光复会进行反清活动,与徐锡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从此,他开始了漫长的革命生涯。

  徐锡麟原与秋瑾约定,1907年7月6日秋瑾在绍兴起义,7月8日徐锡麟在安庆趁安徽巡抚恩铭主持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之机,发动起义刺杀恩铭。不料,7月8日,恩铭去给朋友的母亲祝寿,下令将毕业典礼改在6日举行。这样,徐锡麟被迫将起义提前两天,与秋瑾同于7月6日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安徽巡抚恩铭被徐锡麟击毙,但终因准备仓促,起义队伍势单力孤,当日即遭清廷残酷镇压而失败,朱蕴山等骨干与徐锡麟一同被捕。翌日凌晨,徐锡麟即被处斩,朱蕴山等4位参与刺杀行动的学生也被押赴刑场陪斩。朱蕴山亲眼目睹恩师视死如归、凛然就义的悲壮情景,受到了强烈的震动。清廷的淫威,不仅未能丝毫挫减朱蕴山的革命精神,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革命意志,誓死完成烈士未竟的事业。4年后,朱蕴山作诗祭徐锡麟:“苌弘一去两千载,碧血长留天地间。公舍私恩殉公义,杀身应比古贤坚。”可以看出,徐锡麟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革命气概,使朱蕴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震动,也奠定了他一生坚韧不屈、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和情怀。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