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翙:从辛亥都督到共和国的副省长

辛亥革命网 2013-08-0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马萌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谈起陕西辛亥革命,不得不提起陕西民国历史的开创者张凤翙将军。1910年12月改任新军39混成协参军。1911年1月又改任39混成协第2标第1营管带。

从辛亥都督到共和国的副省长

——记陕西民国历史的开创者张凤翙将军

  谈起陕西辛亥革命,不得不提起陕西民国历史的开创者张凤翙将军。

  张凤翙,河南省沁阳县人,字翔初,1881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

  1902年考入陕西陆军武备学堂学习。1904年赴日本东京振武学校学习,后改入日本士官学校骑兵科学习。1906年1月加入同盟会。1909年回国,在西安衙门工作。1910年2月任陕西新军督练公所委员。 

  1910年12月改任新军39混成协参军。1911年1月又改任39混成协第2标第1营管带。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任西安起义总指辉。起义成功后,被推为“秦陇复汉军”大统领。

  1911年12月又改任“中华民国秦军政分府”大都督。1912年8月被北京政府任命为陕西都督。1913年8月“二次革命”爆发后,率部入川镇压熊克武的反袁起义军,深得袁世凯的信任。1914年2月率部镇压白朗起义军。1914年7月被袁世凯授为扬威将军。1917年7月在陕西组织武装反对张勋复辟帝制。1924年辞职,闲居北京。

  1937年12月任陕西省临时参议会议员。1949年1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3年2月改任陕西省政府副主席。1954年9月又改任陕西省副省长。

  辛亥擎帜

  张凤翙1909年回到西安,在西安衙门做缮写工作。1910年春被委任陕西省新军督练公所委员。是年冬,升任新军第三十九混成协司令部参军,接着又改任参谋兼二标一营管带。在新军期间,与康寄遥、惠看波等人将西安菊林寺塾改为西安菊林小学,即作为同盟会的联络据点,又为国家培养人才。武昌起义后,1911年10月,他与钱鼎、张钫等发动西安起义,被推为临时总指挥。

  西安起义爆发。适陕西同盟会领导人井勿幕在渭北,临事指挥无人,钱鼎、张钫等推举张凤翙为首领。这次推举他当首领,是因为他懂军事、有威信、在新军中职位较高。他对众人的推举也不推辞,在22日清晨的林家坟会议上当众表示:“大家叫我干,就担当起来。”接着便以首领的身份说:“既已举事,当先发制人,不宜缓至天晚。”遂部署上午11时发动。

  1911年10月22日,同盟会、新军、哥老会首领30余人在西安西郊林家坟秘密集会,公推张凤翙为首领,利用当日星期天清军各级军官照例休假之机,即刻发动起义。在张风翙的统一指挥下,分路攻占了除满城以外的西安城全部军事要地。当日晚张凤翙召集会议,商定了以“秦陇复汉军”为起义军的名称,刻制了“秦陇复汉军总司令部图记”。

  由于他指挥得当,当天就占领除满城外的西安全城。 12月23日清晨,张凤翙亲自指挥攻打满城的关键性战斗。驻守满城的5000多名旗兵据城顽抗,经过一天的激战,起义军推倒一堵门墙,满城告破。清西安将军文瑞率旗兵拼死抵抗。战斗中陕西巡抚钱能训受伤被俘,满城守军统领文瑞投井自杀,西安城其它清军和城防部队亦反戈加入义军,西安城光复。张凤翙以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名义出安民告示。此后月余,全省各道、府与大部分州、县相继光复。

  创办西北大学

  辛亥反正之后,鉴于西北人才缺乏,张凤翙为首的军政当局决定举办西北第一所大学---西北大学。张凤翙认为创办西北大学,“关系于现时建设”、“关系将来之建设”和“关系于外部之防御”。因此他与甘肃、新疆两省商议后,决定全力以赴地创办西北大学,并以原陕西法政学堂为基础,将三秦公学、陕西农业学堂、陕西实业学堂、陕西高等学校等校并入,设大学预科和法、文、商、农各专科。由于张凤翙的决心和努力,终于使西北大学在1912年正式开学,为西北培养了不少人才。以张凤翙为首的政府对禁烟也十分重视。设置“陕西禁烟督办”,拟定禁烟办法,把禁种鸦片列到首要任务,号召军政人员一致协同办理。陕西第师师长张云山出巡渭河南北产烟较多地区,每到一个乡镇,召集当地居民宣布政府禁种鸦片的决心和办法,使陕西禁种鸦片收到一定的效果。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