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时:起兵龙泉驿 仗剑走天涯(2)

辛亥革命网 2013-08-05 00:00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张义奇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成都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大门外的老成渝公路旁,有一株黄桷树,横枝槎丫,似一把大伞。一百年前它就伫立这里,披红挂绿;一百年后它

  由于端方带走了两标鄂军精锐,使清廷在武昌的实力大为空虚。10月10日,湖北新军发动武昌起义成功。消息传到四川,极大地鼓舞了革命党人的意志,使他们加快了举事的步伐。龙泉驿起义的枪声就在这关键时刻打响了。

  南征北战

  夏之时率领两百多名士兵点起灯笼火把,连夜翻越龙泉山而去。队伍犹如一条火龙,从土地祠的黄桷树下一直蜿蜒在山涧小道之中。天刚蒙蒙亮,队伍便来到简州城下,城中驻有孙和浦支队180人,包括步、炮各一个排。经夏之时一番演讲,孙部赞成革命。

  夏之时原本打算带领革命军开到川南自流井去协助曹笃攻打盐务巡防军,建立川南革命政权,却不料,端方带领的鄂军先头部队一个营已抵达资州,挡住了南下去路。在前堵后追的严峻态势下,夏之时决定挥戈东指,转道去川北,因为那里的革命党人曾省斋正在策动大川北独立。革命军来到距乐至县城约30华里一个叫放生铺的地方,截获了一份军邮,得知乐至县城有一个330多人的混成支队。夏之时遂率领骑兵打头阵,冒充省城派出的援兵叫开城门。革命军没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县城,并将城中驻军悉数收编,队伍一下就壮大至近一标的人马,并且是步、马、炮、骑、辎五个兵种齐全。

  为了提高士兵的革命认识,夏之时集合全军作了一次思想动员,热情洋溢地宣讲了孙中山的民族、民主革命理想。士兵们明白了起义的目的,纷纷表示愿意追随革命。于是,夏之时带着这支临时组成的部队继续前进。此时,身后的追兵正步步逼近,而遂宁一带又有巡防军重兵把守,北去的道路已经被堵死。夏之时决定带部队迂回安岳县绕道北上。

  部队行进到安岳县城外一所小学校休息时,一个名叫王诚的青年教师得知来的是革命军,兴奋地向夏之时报告了城中的情况。原来安岳县城没有驻军,且老同盟会员王孟兰奔走革命多年,今正欲率全城绅士反正,无奈遭县太爷反对,双方僵持不下。

  革命军的到来,打破了城中僵局。县太爷裹印而逃,王孟兰大开城门迎接夏之时入城。革命军在安岳县得到了休整。在王孟兰的帮助下,部队进行了整编,撤了林绍泉的总指挥之职,正式推举夏之时为总指挥;士兵剪了辫子,领了军饷;加之夏之时、王孟兰的演讲、教育,部队士气空前高涨。此时,追兵管带龙光又派人送信来,暗示夏之时危险已过,可以放心谋划了。原来这位龙光亦是军中秘密同盟会员。

  王孟兰建议夏之时继续往东去重庆,因为那里的革命党人已经做好起义准备,并策反了巡防营、水道巡警。只要夏之时部队一到,重庆立即就可以反正。夏之时采纳这一建议,于是王孟兰修书一封,派王诚火速送到重庆。

  重庆同盟会领导人张培爵、杨庶堪等人接到来信,大喜过望。当即决定与夏之时部里应外合。

  11月22日,重庆宣布独立。

  当夏之时率领一千多军容整齐的革命军风尘仆仆向城里开进时,全城已经挂出了白旗;而腰粗气壮的革命党人也领着敢死队员,别着炸弹,威风凛凛地向朝天观走去。此时的清廷官吏川东道朱有基、重庆知府纽传善、巴县知县段荣嘉等早已吓得魂不附体。革命党宣布成立重庆蜀军政府,举张培爵、夏之时为正副都督。

  重庆独立对于全川产生了巨大影响。11月27日,驻资州鄂军捕杀了端方两兄弟。川北、川南相继独立。省城的赵尔丰见大势已去,在提出一系列苛刻条件后,表面上将政权交给蒲殿俊,却在暗中指使兵变。

  蜀军政府发现成都假独立,夏之时正欲率军西征,忽又传来尹昌衡斩杀赵尔丰,四川大汉军政府成立了的消息,遂作罢。

  民国元年4月27日,成渝军政府合并,四川实现了统一。24岁的夏之时主动辞职返东洋继续深造。重庆人民感念夏之时的革命功勋,由商会赠银二万两以助学资。

  憾别人间

  1917年,夏之时学成归国,先后短暂担任过靖国军招讨司令、川西护法军总司令。但终因厌弃军阀混战,再度辞职归隐。抗战爆发,日机轰炸成都,夏之时返回故乡,以佛学和古董为伴,从此不问政治。

  距龙泉驿起兵39年后,川南合江县城外也响起了枪声。在这凄厉的枪声中,四川辛亥革命的元勋夏之时死于非命,他被当做阴谋的叛乱者杀害了,终年63岁。

  当夏之时获得平反昭雪,恢复革命志士身份的时候,中国已经走上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道路。

  历史终于没有忘记这位曾经为民主共和而奋斗过的先驱者!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