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中的三水先驱
辛亥革命网 2013-11-22 00:00 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宾水林 查看: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成功发动武昌起义,清朝逐步走向灭亡,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在100年前的辛亥革命中,有不少三水人的身影:最早的同盟会会员邓慕韩、组织民军发动起义的陆兰清、倾尽家产襄助革命的侨商潘受之……
“开国元勋”邓慕韩
100年前的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其中72人的遗骸被收葬于广州东郊黄花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中就有三水人的身影。据《三水县志》记载,金本洲边村人李杰夫、白坭清塘村人邓慕韩就参与了“黄花岗起义”。李杰夫稍长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弃学从戎,考入陆军速成学校,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跟随中山先生奔走革命。
而邓慕韩在辛亥革命史上更是赫赫有名。邓慕韩(1881年~1953年),白坭清塘村人,从祖父辈起经营茶叶、典当业,乃县中富户。曾东渡日本留学,与当时留日学生中的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胡毅生、何香凝等交往密切。1905年,同盟会成立,邓成为最早的会员之一。
邓慕韩与中山先生颇有私交,邓因相貌清癯,深度近视,状如学究,又喜欢出主意,中山先生及同盟会同志均呼其“师爷”,而不呼其真名。邓慕韩曾协助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南洋支部,孙兼部长,邓任书记。为宣传革命真理,孙中山于1907年创办《中兴日报》,慕韩曾为社长兼编辑。
在准备黄花岗起义时,慕韩因深度近视,不受清朝军警注意,乃多次进出关卡运送械弹。武昌起义爆发后,邓慕韩在广州与潘达微、邓警亚策动广东独立。邓一生忠诚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曾被授予旌表状及开国元勋章,表彰其建国之功劳。
民军领袖陆兰清
“广东盗风,甲于天下。”清末,广东以盗匪众多著称,但在辛亥革命中,由绿林好汉率领的民军却扮演着重要角色。广州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张苹说,在武昌起义后,广东各地民军纷纷起事,在光复地方后围攻广州实现和平光复,是革命的主要力量,“10万民军攻城光复广州”。
三水金本九水江村人陆兰清(1876年-1923年)就是民军领袖之一。陆年幼丧父,家赤贫,由外祖父抚养并供读私塾。16岁到金竹村学做泥水匠。当地一些贫民结成绿林组织,他亦入伙,因粗通文墨,专门从事执笔书写勒索恐吓信等,后成为盗首之一。他曾带领匪众洗劫来往梧州、香港的英商轮船飞舟号,被港英当局照会清政府通缉,悬赏万金。陆兰清对清兵的缉捕多次巧妙逃脱,后只身逃亡安南(越南),在当地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1911年,陆兰清回国参加辛亥革命,在同盟会南方支部长胡汉民领导下,组织民军兰字营,在三水、南海边境以及顺德乐从圩举起起义返清。是年12月6日,响应辛亥革命,率民军3000余人,开赴广州,维护社会治安,后经过整训编入国民革命军,兰清被任命统领,驻防三水、清远一带。
陆兰清的胞弟陆兰培也跟随大哥在越南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同时,还有一位三水人参与起义。这就是白坭镇滘尾村人邓彦华(1893年—1942年)。邓彦华曾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与朱执信等人从事反清活动,1911年在南海、顺德等县组织起义军,攻占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