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震鳞,从辛亥风云人物到全国政协委员(2)
辛亥革命网 2013-11-22 00:0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文热心 查看:
1907年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前,周震鳞又潜回国内,在芜湖安徽公学任教。徐锡麟刺死恩铭就义后不久,端方在南京密派水师一营,赴芜湖捉拿周震鳞,适值熊希龄任端方的文案,看到这个密令后立即向端方请假,佯称湖南来电甚急,促他回湘开办西路师范学堂,端方当即准假。熊马上由南京搭轮直抵芜湖,一见到周震鳞,一边通报消息,一边掏出两张到武汉的船票,两人一同登船而去,后辗转到北京。
抵北京后,周震鳞就任北京师大学堂舆地教习。1909年,清朝政府为舆论所迫,搞了一个所谓君主立宪的预备会议。周震鳞率领革命学生百余人到会旁听,从旁听席上高呼反对口号,投掷坐椅,会场大乱,周震鳞当场被捕,旋经革命党人吴禄贞等设法营救获释。遂赴天津转回长沙。
被袁世凯骂成“湖南人中最坏的坏人”
周震鳞的“有名”还在于他革命的坚决性,表现出来是湖南人的倔脾气。
1912年,周震鳞被推为国民党湖南支部交际主任,旋被选为国会参议员,并作为湖南省代表之一,参与北京政府的组建。袁世凯深知周震鳞在革命党中的地位和影响,大肆笼络,欲特任他为教育总长。但袁与周见面时只谈风月,却不讨论国是。周震鳞察觉袁世凯没有拥护共和的诚意,毅然不辞而别,回到长沙连代表的职务也辞了。
袁世凯打来电报质问谭延闿,“何事开罪于周代表?”还对熊希龄说:“周道腴(周震鳞字)是你们湖南人中最坏的坏人”。
周震鳞回湘后,积极作对抗袁世凯的准备。“二次革命”后,周震鳞搭乘日轮离开湖南。停泊九江的时候,袁派来缉捕的军警,登轮向日本船长要求引渡,日本船长不允。周震鳞因同船的有黄兴的老弱家属和革命同志多人,恐连累他们,就与列名缉捕名单的陈强登上缉捕船就捕,被押回汉口日租界捕房。经过国内同志和日本友人犬养毅、头山满和官崎寅藏等人的营救,特别是杨度在袁世凯面前力争,被拘留两个月后释放。周震鳞亡命日本,与黄兴会合。
孙中山上海事务所的秘书长
1916年倒袁胜利,周震鳞随孙中山回国,奉命往北京,以参议员身份联络国民党两院议员同北洋军阀斗争,并创办《真共和日报》,宣传三民主义。次年,孙中山偕海军总长程璧光,率肇和、永丰两炮舰由上海赴广州,他奉命随行,在广州开展护法斗争。后孙中山设事务所于上海,他任秘书长。
在这里,周震鳞为孙中山处理上海的革命事务,而且联络了谭延闿等名流加入国民革命。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决心改组国民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决定在环龙路办事处召开一次在沪重要党员会议,表决这一政策。会前,廖仲恺来到周家,告诉周,孙中山已下最大决心推行这一政策,如果多数人不同意,那就解散国民党,他个人加入共产党。廖希望周去说服居正、张继、邹鲁和谢持等人。周震鳞领命,几经沟通,终于说服了他们。开会时,周震鳞任执行主席,孙中山端坐一旁列席,结果一致通过。孙中山大为欣慰。后来居正等都参加中国国民党第-次代表会议,并当选为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
1925年孙中山病逝,周震鳞赴京执绋。
寄希望于延安
国民党完成名义上的全国统一后,周震鳞与当局发生政见分歧,也就寓居平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周于1936年冬回到长沙。他对家人说:“现在好了,有了共产党动员全国各界抗战到底,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的了。”
有一天,家人同看《良友画报》,上面登载了吴玉章、林伯渠、徐特立和谢觉哉四老的照片。周震鳞接过去看了又看,不忍释手。吴、林、徐都是辛亥革命时期和周共过事的老友,谢则是宁乡老乡,周认为他们都是有学识、有主张的革命家,20年来艰苦卓绝地跟着共产党走,决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