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迪化志士刘先俊考略(5)

辛亥革命网 2013-11-18 00:00 来源:《学习与参考》 作者:崔保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河清村的人不知道刘先俊其人,并不说明刘先俊不存在。笔者在宁乡市档案馆找到了刘先俊的信息。,辛亥迪化志士刘先俊考略,

     周正鳞与刘先俊的特殊关系,还可以从周正鳞民国三十年(1941)编修的《宁乡县志》中看出端倪。在该县志人物传中,刘先俊、陶森甲、黄钺均传上有名。周正鳞作为编修者,自然了解刘先俊生平,知晓其历史价值。

     至于辛亥革命秦州起义功臣黄钺,为什么没有葬在岳麓山,而葬在家乡宁乡西冲山?原因有两条:一是他卒于1943年11月,日本人已占领长沙,没有条件作兴师动众的安葬;二是他的家人尚留在宁乡西冲山,就地埋葬最合当时情理。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对于历史研究而言,没有找到结果也是一种结果。在笔者没有实地探访之前,在没有看到相关的资料之前,不敢下此推论:刘先俊的尸骨很可能没有运回乡下安葬,最有可能葬于岳麓山。具体理由如下:

     刘先俊是名人之后,虽不知其父母是谁,但其舅父陶森甲则是清末赫赫有名的人物。那时的社会讲门当户对,陶家显赫,刘家必然显贵,这样才合乎常理。显贵人家的遗骨自然不会草草埋葬,何况是辛亥革命的功臣呢。如今,刘家、陶家早已不在宁乡生活,散布于世界各地。如果当时葬于家乡,迨家人迁徙外地时,自然不会抛下刘先俊遗骨不顾,除非是遇到了突发的战争,即使如此,战争后也会随迁。刘先俊遗骨随家人迁葬,客家人称二次迁葬,只把他乡作故乡。又因为刘先俊是举国闻名的辛亥革命功臣,他随家人迁葬的可能性便不大。辛亥革命功臣是公众人物,其影响力早已超出家人、家族。刘先俊赴新疆发动起义,是受同盟会委派,非个人行为,其葬礼应该是公葬,而非家族私葬。如果家人异地迁葬,那就会改公葬为私葬,不仅刘先俊失去了烈士身份,遗骨也就成了一堆普普通通的白骨。人活留名,雁过留声,其家人应该比外人更珍惜刘先俊的英名。

     刘先俊的遗骨最可能葬在哪里?我以为在岳麓山最合适。理由如下:第一,岳麓山既是风水宝地,也是名人墓园,湘籍的辛亥革命元勋与志士大部分安葬于此。如黄兴、陈天华等;第二,刘先俊在新疆发动迪化起义,石破天惊,以死破灭宣统皇帝西迁之梦,其壮举传遍中华,举国赞叹。在迪化起义百余人烈士中,惟有刘先俊遗骨由政府拨款、雇车,由其弟刘先任送回湖南,他完全有资格葬于岳麓山畔;第三,刘先俊就义时虽然仅29岁,但已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他在国内就读军事学堂,赴日本留学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在军事院校任教员,后从军任管带(相当于营长),是革命党中的青年俊杰,所以被委以发动迪化起义的重任。他到迪化两个月后,即组织动员各种力量筹备起义,购买武器、筹备钱粮、制作起义标志、袖章,起草起义动员令、布告,编印传单、标语,完全如一个成熟的革命者的行为。如果迪化起义成功,刘先俊很可能被任命为新疆都督。仅凭其自身之经历,葬于岳麓山亦不牵强。再说刘先俊家族之显赫,派遣他赴新疆发动起义的黄钺的影响力,以及同乡周震鳞先生的地位,他若不安葬在岳麓山,家属不安,生者不忍。

     夏时主任说,岳麓山有许多无名墓待考,其中会不会有刘先俊的墓地?功夫不负有方向的人,寻找刘先俊之墓前路漫漫。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