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英豪 辛亥弄潮(2)

辛亥革命网 2013-10-17 00:00 来源:大同日报 作者:姚斌 古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在那场伟大的民主革命斗争中,曾经涌现出一大批追求挽救民族危亡,争取

  翌日大同军政府成立,李国华被推为副都督并代理都督职务。并将参加起义的官兵和收复的清军及参加群众分别组成虎贲马队、抚军炮队、抚军卫队。

  不日,忻代宁公团开赴大同。清政府派郭典邦指挥陈希义的毅军和杨荣泰的淮军围攻大同。李国华发动地方上的一切力量,和公团一起日夜防守,抗击清军达40余日。大同议和后,李国华转往太原,山西军政府都督阎锡山不予重用。李在太原生活穷困、郁不得志,便将随身携带的一支步枪,插上草棍,标价出售,意在饥讽阎锡山对革命有功人员的排斥,并散布一些对阎的不满言论。在离并北返时,途中遇难身亡,时年25岁。

  功过参半李德懋

  李德懋,字宫亭,大同人。其父曾做过清“绿营”哨官。他从小不愿读书,只喜欢玩拳弄棒,后投师于飞刀马得胜门下习武学艺。经过勤学苦练,颇得真传。并在得胜口、杀虎口等军事要塞,结识了许多师兄弟和江湖好汉。期间,和弓富魁、王建基等人一见如故,并接受了他们的革命思想。光绪末年,续桐溪在晋北一带发展同盟会会员,李遂加入了同盟会。

  李德懋加入同盟会后,热心革命事业,以自己广泛的社会关系,联络志士,准备武装起义。一次,革命党人在郭四少爷家接头聚会时,被清将领贻谷侦知,清兵将郭四家团团围住,郭四少爷一家和徐翰文惨遭杀害,王建基、杨芳圃被捕。后由弓富魁设法,才将王、杨二人营救出狱。革命力量遭到破坏,起义受阻,李德懋先到丰镇避难,打入清营,在下级军官中宣传革命思想,后又辗转回到大同。

  1910年,同盟会派王虎臣等来大同工作,曾与他秘密联系,李德懋在九楼巷开设拳房,聚众练武,收罗人才,并作为革命活动的聚集地。1911年10月30日大同起义成功,并成立军政府,推举李德懋为都督,因他尚在内蒙古呼唤革命,遂由副都督李国华代行都督职务。李德懋得知大同起义成功的消息后,结集数百人,由得胜口南下,以声援大同起义军,后被清军阻击,他由孤山(大同北30里)一带向西撒退,12月5日,至河西古城,与太原逃往内蒙古的阎锡山会合,于是心安理得地跟了阎锡山。12月15日李曾率领游击马队,由磴口村进攻包头,激战数小时占领包头镇。接着,他在下达赖村战役、在招抚归化城周维藩起义部队、攻打五原和萨拉齐战斗中均有战功。他随阎锡山返太原后,一直官至山西督军府副官长、旅长、师长。其间大同辛亥起义人员多人找过他,他均不理不睬。而阎锡山以夫人徐竹青不能生育讨妾时,他亲自回大同,为其物色挑选大同美女徐兰森,后该女子为阎锡山生五子。而其他大同同盟会会员却多受到阎的迫害。

  和平使者杜上化

  革命成果让窃国大盗袁世凯所得后,南北议和,各省停止了战争。在袁世凯的授意下,山西巡抚李盛泽奉袁的密电,派总参议杜上化,偕同阳曲县知县光裕和同盟会员张淑琳、李文甫等前来大同调解,平息战事。

  杜上化,山西灵丘人。1912年1月12日上午,杜上化来到大同城下,入城与诸人见面,详述省城情况,分析了全省革命形势,续桐溪、李国华等考虑到围城日久,城外也再无援兵可以救助。鉴于南北议和的大势所趋,遂同意停战退兵。

  1912年1月15日,起义军和清军代表准备签订协议,杜上化心细,唯恐有变,又约请瑞典籍牧师耿尔琛出面作证。两军代表及瑞典籍牧师耿尔琛均签字画押,订立信约六条:清军撤除西南两面军队,公团撤回雁门关以南。并且地方筹给革命军开拔费13000两纹银。清军由东北两门进城接防;革命军由西南两门撤出,双方互不侵犯。一些未走的革命军战士及其家属,清军也遵守约定,保护其人生财产安全。革命军能安全顺利地撤离大同,与杜上化多方奔走斡旋有着直接的关系。大同各界人士写了一副对联称:杜议长来,四门不杜(堵);先大令到,万民争先。赞扬杜上化调停的功绩。

  杜上化从大同回省后,派人迎接阎锡山返省。阎就任山西都督后,杜上化任秘书监,后由赵戴文继任,杜专任总参议。当阎锡山军政大权独揽一身后,对杜上化采取一是稳住待机吃掉;一是给他无实权的虚职,限制、监视他。杜只好以病休名义,告老还乡。还是在光绪末年时,刘懋赏介绍杜上化加入同盟会,孙中山抵晋时,曾与杜上化作长夜之谈,临别告诉大家:“杜子诚先生,为尔山西一日不可少之人物”。就是这样的人物,却被排挤回乡到双峰寺学校自荐当了校长。他组织新学,传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爱国。阎锡山对他并不放心,多次派密探侦察其行踪。1922年6月,杜上化病故于灵丘上寨村故居。临终口诉“警告全省百姓讨阎书”由其孙存议执笔,列阎锡山对本省庶民百姓所犯下的十大罪状,并附自己遗嘱,托人排印成册,遍传全省各地。他死后,府县百姓,省、府各界人士及全国各地代表和生前友好一千多人,前来吊唁追悼。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