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报》的领军人物汤增壁

辛亥革命网 2013-10-1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民报》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论杂志,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它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派的主要宣传阵地。汤增壁担任《民报》副编辑。

  《民报》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论杂志,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它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派的主要宣传阵地。汤增壁担任《民报》副编辑。成为主编章太炎的重要助手,担当起《民报》与康梁改良派主办的《新民丛报》激烈论战的领军人物。

  汤增壁的一生,有三件事值得一书,那就是代孙中山作诗挽革命烈士;任毛泽东的国文老师;与黄兴结下战友情谊。

  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夏之间,设在日本东京的中国同盟会总部,派遣湖南湘潭人刘道一、江西萍乡人蔡绍南等回国,从事革命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刘道一驻守长沙,负责与同盟会总部联络,蔡绍南回家乡策动萍浏醴起义。年底,起义爆发并遭清政府调兵镇压。刘道一在长沙被捕,英勇就义,年仅22岁。他是中国留日学生中因反清革命被杀害的第一个人,也是同盟会员中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第一个人。东京同盟会总部隆重追悼刘道一。汤增壁撰写《刘道一传》刊在《民报》,并发动柳亚子、黄侃作诗悼烈士。黄兴奉孙中山之命,瞩汤增壁代孙中山作诗,于1907年2月3日写出《挽刘道一》: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汤增壁(1881—1948),字公介,号朗卿,江西省萍乡县湘东区东桥镇人。清光绪7年(1881年)生于一个文化世家。汤增璧天资聪慧,生性纯笃,其少学举子业,由于他刻苦好学,博学多才,少已有名于乡,为乡党所敬仰。清光绪29年(1903年),汤增璧考中秀才,正当其准备展翼高飞之时,科举废除,新学兴起。于是,汤增璧弃举子业,1902年考入江苏南京著名的两江优级师范学堂(中央大学前身,今南京大学),成为著名教育家李瑞清的高足。汤增璧得到李瑞清的指点,日新月异,其淹贯古今,尤精诗词,文笔雄健,一时广为传颂。时东洋教育在亚洲享有盛誉,汤增璧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公费留学,次年以官费保送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深造。汤增璧在校中思想活跃,其经常在中国留学生集会上发表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进步言论,因而受到革命党的重视。

  1905年,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组建中国同盟会,汤增壁旋即入会,为该会骨干成员。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举行成立大会。会上,黄兴提出以留日学生创办的革命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获得通过。然而,由于该刊第2期发表的《日本政客之经营中国谈》一文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被日本政府查禁。中国同盟会于是决定另外创办一份机关报,这就是《民报》。清光绪31年(1905年),汤增璧经黄兴、宋教仁两人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汤增璧因精通世界语及骈散文,其文笔犀利为一时之冠,居正在《汤公介先生事略》中称其“为文骈散皆工,诗则典丽堂皇,雅近盛唐风格。”因而,中国同盟会任命汤增璧为中央机关《民报》副主编,成为主编章太炎的重要助手,担当起《民报》与康梁改良派主办的《新民丛报》激烈论战的领军人物。汤增壁参与同盟会创办的刊物《民报》工作,阐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宣传革命理论,与保皇党的《新民丛报》为代表的改良主义展开激烈的论战。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