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乃裳的人生三部曲

辛亥革命网 2013-10-09 00:00 来源:炎黄纵横 作者:陈田爽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黄乃裳,1849年6月生于福建省闽清六都,1924年逝世,终年76岁。他的一生,贯穿于中国近代的历史过程,铸就了追求国家富强,追求社会进步的人

  黄乃裳,1849年6月生于福建省闽清六都,1924年逝世,终年76岁。他的一生,贯穿于中国近代的历史过程,铸就了追求国家富强,追求社会进步的人生三部曲。

  一、 热血沸腾的维新志士

  黄乃裳8岁入私塾,12岁时因家境贫寒不得不改为半耕半读。在经历农村生活的磨砺中,形成了坚强刚毅的性格,也从了解、同情和关心农民的苦难中,开始萌发了不满现状,要为民众摆脱困境而奋斗的理想追求。

  黄乃裳18岁时,对刚传入闽清六都的基督教产生了好奇心,不久成为闽清县首批基督教徒。此后他供职于教会,成为一名热心的传教者。1872年秋受聘于天安堂专理文案,从事文字工作。1873年秋,被年议会举荐为书记,连任五年编了五年的年会录。期间,黄乃裳与毕业于公理会保福山女校,侯官五都人谢氏结婚。1874年,黄乃裳又受命于美以美会创办的会报《郇山使者》为编辑。他还与保灵夫人合写了《革除缠足论》5篇,揭露并抨击了封建陋习残害妇女的罪恶。

  黄乃裳在教会里从事时间最长,也最热心的是教育工作。他曾说过:“中国的积弱由于民智不开,而开民智有治本、治标二法:办学为治本之图,办报为治标之计。”

  就在黄乃裳致力于以教育开民智的时候,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供职于北洋水师的三弟黄乃模牺牲了年轻的生命,特别是丧权辱国《马关条约》的签订,使集家仇国恨于一身的黄乃裳面对严酷的事实,不能不失望地看到,要依靠基督教使中国摆脱贫穷与落后是不现实的。他浑身涌动着直接介入社会政治活动的热情。北京会试,他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公车上书”。向光绪皇帝提出要求“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

  “公车上书”后,黄乃裳会试落榜返闽,即写了《英华格致书院关系国家说》一文,首次表达了自己的变法维新思想。他说“居今日而欲振兴我中国,非格致之学不为功”,强调发展民族工商业,必须以讲求格致之学即西学为前提,要求重视培养精于格致之学的科技实用人才。明确把教育列入维新变法内容的一部分来加以倡导。

  黄乃裳在重视教育的同时,还注重思考着变法维新思想的宣传问题。办报提供舆论阵地,成为他致力宣传变法维新思想的主要途径。1896年4月28日,他独自筹资在福州仓前山美华书局,创办福建近代第一张报纸《福报》。在《福报》中揭露、痛斥顽固派,积极宣传变法维新。

  因为是个人创办,事必躬亲,又面临资金、印刷发行和稿源三大困难。办报一年,亏损了2800多元,不得不在1897年5月停刊。《福报》虽然仅存一年,但黄乃裳宣传了变法维新思想,在福建士绅阶层中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也为他参加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1898年初,黄乃裳携长子黄景岱赴北京,参加春季会试。在京期间,黄乃裳有幸与社会各界,特别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主张变法人士广泛的接触。除参与的“公车上书”外,他还与林旭等366名福建举人的联名上书《请行切音新字折》。他从国家富强的高度来阐述文字改革的意义,并以此作为借鉴西方经验、开启民智、促进维新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引起了光绪皇帝的很大兴趣,并随即下诏。这让黄乃裳欣喜若狂,从中看到了中国变革的曙光。

  但是,由于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极端仇视以光绪皇帝为代表的维新派的新政,光绪皇帝被软禁,许多维新志士被捕入狱。一场轰轰烈烈的维新新政顷刻以失败告终。黄乃裳陷入了痛苦的彷徨。他又“上下而求索”,寻找救国济民的新途径,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部曲。

  二 、历尽艰辛的爱国侨领

  近代中国,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和中国封建社会的没落,传统的经济结构和旧有的经济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千百万失去生计的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不得不背井离乡以契约苦力(俗称“猪仔”)的途径移居国外,成了西方殖民者的奴隶。就在此时,年过“知天命之年”的黄乃裳,在一次听到友人力捷三提起马来亚及周边英荷属殖民地多是富饶的地方等待开发,便萌发了一个大胆想法:组织失去生计的同胞到南洋去开辟一个新的天地。

  黄乃裳经多方征求意见,并在取得远在新加坡行医的女婿林文庆的赞同支持,于1899年9日举家南渡,到达新加坡。经林文庆推荐,黄乃裳接手已停刊的新加坡富商俱乐部“古友轩”的《中星报》,更名为《日新报》,任主笔开始了他第三次办报的经历。

  黄乃裳以办报之便,遍行南洋各地考察,选择适宜于移民垦殖的地点。1900年春,当他得知婆罗州西北部的沙捞越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河汊遍布,交通便捷,既有漫山遍野的原始森林,又有大片有待开发的处女地,且当地政府又鼓励华侨参加开发这些地方。5月初,黄乃裳抵沙捞越,亲临踏勘。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