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城走出的辛亥烈士李德山(2)

辛亥革命网 2014-04-03 00:00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任君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从1885年中法战争爆发,16岁的李德山投入民族英雄冯子材麾下任大刀营管带,到1911年他在广州“三·二九”之役英勇就义,只活了43个春秋。然而

     起义因温生才刺杀广州将军孚琦这一突发事件被迫改期到4月13日,即农历三月十五。统筹部考虑到清军已加强了防范,遂决定把原先计划招集的500先锋队员扩充到800人。李德山毅然决定以帮广州爱育善堂招募卫兵为名,把自己在平南的徒弟招来。结果二十多名徒弟分两批前来广州。广西先锋队枪法好,武艺高,战斗力居起义军各队之首,让黄兴甚是高兴。

     后来,由于各方面原因,起义日期又进行了4次更改。

     天有不测风云,坏消息和好消息纷至沓来。

     坏消息是官府已下令5月3日全城挨家查户口,清军进入备战状态。好消息是:从顺德调来广州的巡防三营,哨官十之八九是同盟会员,到时会响应起义。为此,黄兴把仍留在广州的同志,召集起来连夜开紧急会议,对起义日期作最后的决定。

     会议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有主张缓期再举的,有的主张立即起义,广西人是坚定的主战派。

     李德山说:“现在广西的同志有二十多人,如果明天平南第二批人到达,就有三十多个人了。黄总指挥,总督署卫队只金振邦一营,攻入督署大门,我们广西先锋队包了!”

     黄兴本来就不愿改期,在听了李德山等慷慨激昂的发言后,果敢宣布,起义定于明天--4月27日举行,雷打不动!会后,他叫李德山留下,共同敲定了作战方案。

     血战羊城 含笑就义

     4月27日,集合在小东营指挥部里的各地先锋队员,迎来了造反者的盛大节日!时针终于指向5时30分。黄兴一声令下“出发”!李德山等先锋队员就紧随着黄兴,向两广总督进发。

     冲到辕门,枪声瞬间大作,李德山一枪打死卫队管带金振邦。先锋们勇不可挡,一路冲杀,直入署内。然而没有抓到张鸣歧。黄兴下令纵火,以号召各方。

     然而,由于种种阴差阳错的原因,导致四路进攻的队伍,其实只有小东营这一路发动,悲剧于焉铸成。

     这时清军已向督署扑来,黄兴下令分三路在冲出。撤出的选锋队与清军相遇了,好些同志牺牲负伤,广西一路至此尚无人伤亡。

     天黑了。李德山率队往北杀去,一路无事。殊不料走到高阳里路口,便被大队防营堵住了。双方立即交火,李德山为避免受到前后夹击,下令撤入源盛米店,垒起米袋当工事固守,等待黄兴与顺德巡防三营会合后来援。

     李德山率队坚守米店,清军久攻不下。张鸣歧恼羞成怒下令:起义者半小时内不投降,就放火烧街。综观整个“三·二九”之役,只有源盛米店战斗最为激烈,杀伤清军最多,造反者坚持最久!

     “突围!”李德山一声令下,一路的厮杀,一路的呐喊,一路的枪声。有人受伤,有人牺牲,李德山腮部中弹,血溅羊城,被俘了。

     李德山戴着沉重的镣铐,昂着头,含笑走向刑场,英雄倒下了。这一仗广西先锋队员战死或就义的共七人,李德山和韦云卿是战友、兄弟,其余五人则是李德山的平南籍徒弟。

     五个月之后,武昌首义成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民国成立,共圣殿终于在惊天动地的浩歌中诞生!

     广州起义之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生命危险将当初能找到的战死和被俘后慷慨就义的72名革命党人(实有100多名革命党人壮烈牺牲)的尸骨葬于广州东北郊,并改红花岗为黄花岗,史称此役革命党人安息之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李德山是七十二烈士之一,永载史册。

     (作者著有以李德山生平事迹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铁血祭》)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