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中的人心百态

辛亥革命网 2014-04-02 00:00 来源:梧州日报 作者:陈晓雯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风起云涌的革命,不但影响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大城市,就是地处南方一隅的小城梧州也同样经历了政局大震荡。革命改写了梧州历史的

  一百年前,武昌城一声枪响,皇族、立宪党、革命党、民族资产阶级,甚至是不知名的百姓,都被卷入辛亥革命的历史大潮中。各方势力在这场博弈里此消彼长,最终演绎出划时代的辛亥传奇。

  风起云涌的革命,不但影响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大城市,就是地处南方一隅的小城梧州也同样经历了政局大震荡。革命改写了梧州历史的发展路径,也改写了身处其中的各类人群的命运。

  1“大干一场”的革命党人

  创建民国走向共和,是革命党人的政治理想和追求。

  他们紧随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创建合众政府”为己任,他们为了理想不惜放弃学业、家庭,甚至是献出自己的生命。胡汉民、刘崛、甘绍相、区笠翁、陆宠廷等,都在梧州的土地上刻下了革命的烙印。

  辛亥革命的种子早在1904年就在梧州大地上播种。作为中国国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的胡汉民1904年8月到梧州教书,利用教书的便利,向同事、学生宣传革命思想,使更多的能人志士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他所执教的学校里,有过半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加入了革命的队伍,刘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说起刘崛,如果没有加入同盟会,如果没有参加辛亥革命,身材瘦弱的他也许会是一位出色的律师或者法官。刘崛与区笠翁等人作为梧州的优秀青年,被选送赴日本留学。在日本,他考上了最好的大学———早稻田大学。然而,革命活动改变了他的人生。刘崛加入同盟会后,就毅然放弃了学业,回国参加革命。这时,他距离大学毕业仅差一年。

  刘崛回梧后积极为革命组织武装力量,准备“痛快地大干一场”。他与地方势力斗胆识、斗智谋,晓之以理,说明利害,硬是把梧州周边的藤县、苍梧一带的会党、游勇2000多人收编为革命所用的士兵。

  这时的梧州同盟会,武装有刘崛组织,而文化方面则有甘绍相、区笠翁等人摇旗呐喊。

  1906年,同盟会元老黄兴化名张守政,秘密从香港到梧州会见同盟会会员布置工作。就是这次黄兴来访,促成了梧州革命党人甘绍相、区笠翁后来创办《梧江日报》和《广西日报》。两张报纸成为了革命党人与立宪派展开论战的阵地。甘绍相等人极力宣传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语言锋利,观点鲜明,为革命营造了舆论氛围。 

  1911年武昌起义后,民主革命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向。这时,梧州的革命党人也站了出来。

  10月30日,区笠翁等革命党人印发《梧江日报》号外,散布“京陷帝崩”的“新闻”,同时还广泛宣传各省独立的消息,而刘崛这边也已把手中的武装力量部署在梧州城外,表示不惜一战为理想。10月31日上午,甘绍相、区笠翁冒着被逮捕的危险,在梧州东门外鸣盛戏院召开梧州各界代表会议,主持并发表演说,号召梧州民众响应独立。随后,手无缚鸡之力的甘绍相、区笠翁等人冲进梧州府道署,迫使道台沈林一交出政权,梧州兵不血刃成为两广第一个独立城市。

  说到在梧州府活动的革命党人,不能不提陆宠廷一家。陆宠廷带着陆家的热血男儿参加孙中山创建的中国同盟会,并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的时代洪流中。除了到南洋为革命筹集资金外,陆宠廷更受孙中山之命回广西筹备武装起义。1911年,陆宠廷带着民军队伍从容县出发一路攻打到北流县,吹响了容县、北流、玉林桂东南地区起义的号角。其后,陆宠廷不幸被清军杀害,他的儿子、侄儿拿起笔和枪,继续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值得我们为之书上一笔的还有:参与武昌起义的新桂系重要成员陈雄,在北伐和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功的革命烈士陈济桓等。

  客观地说,革命党人对创建民国走向共和有着不懈的追求,这促成了梧州成为两广第一个独立的城市。但是,思想的局限性也注定了他们的革命是不彻底的,导致了后来梧州的独立成果被篡窃。

  2左右摇摆的立宪党人

  在辛亥革命期间,立宪党人风头很足。立宪党人的态度,也左右了梧州独立的发生及其结果。

  当时,几乎举国一致要求民主共和,立宪党人却仍幻想实行君主立宪制,期望在大清皇朝既有的政治架构中化解危机,推动中国政治进步。前清秀才陈太龙、林绎、梁廷栋和士绅周之济等,都是梧州立宪党人中的代表。

  1896年,组织了“公车上书”的康有为意气风发,准备施行维新变法。这一年,他来到了梧州传经书院(今文化路小学)讲学。台上的康有为讲学时激情澎湃,大谈维新变法,激励青年要以挽救国家民族危亡、反对外敌入侵为己任。台下的陈太龙、林绎和梁廷栋等人深受鼓舞,他们赞同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君主立宪派”开始成为梧州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