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亚子与宁调元的交谊(3)

辛亥革命网 2009-01-01 03:25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曾景忠 查看:

柳亚子与宁调元,同为中国近代杰出诗人和南社社友。柳、宁二氏同具革命情怀,他们结下诗文情谊,也显现了南社的历史光彩。

  经陈其美通电力争,孙中山批示,姚犯始解沪,经由沪军都督与司法总长派员会同审理,姚荣泽获死刑。但孙中山临时大总统一职让位袁世凯后,袁世凯下令予特赦,姚改处监禁十年。[27]

  1912年2月11日,南社与克复学报社、淮安学团联合召开周、阮两烈士追悼会,柳亚子主祭,宣读祭文。宁调元参加追悼会,也发表了演说。诸演说均表示要为二烈士复仇。[28]

  以上是柳、宁共同参与昭雪南社周实和阮式二烈士活动的过程。

  柳辞社职,宁力挽留

  柳亚子与宁调元二人的交往中,南社活动是他们共同关注和交集的主题。

  1912年夏,柳亚子“六月杪,挈眷返黎里”。[29] 7月14日,宁调元致函柳亚子:“阅报知台驾已返苏州,正为《太平洋报》惜也。寄上文一件,诗数什,不知有可以为《南社》第六集之资料否?民社宣告脱离,兄表同情否?”[30]

  宁调元与柳亚子之间,互相关切行止,交流观瞻。8月,宁又致柳一信,问及:“本月八号,兄有来上海之说。屏子结婚之时,安坐家中,事后赶来,意欲何居?日来常往第一台看戏,见小子和种种之不佳,拟于《民国新闻》指驳之。甚望兄为之答复。” [31]

  9月24日,宁又致柳一信:“南社一、二、三、四、五期,每期能再寄一二册否?六、七期出版后,祈寄十册,附呈近作数章,祈赐和焉。何时来沪,望先示知。昨得家报,忽丧一儿。年来迭遭变故,俯仰身世,不时先后起归回之念。将来能于沪上图一良晤,甚好。”[32]宁、柳交往情谊深厚,诗作唱和,家庭变故,命运情怀,均敞开心扉。

  10月27日,南社在上海举行第二次雅集。因柳亚子主张改编辑员三人制为一人制,并且毛遂自荐。但柳氏此议未获通过。柳亚子一气之下,于第二天(10月28日)即在《民立报》发表通告,脱离南社,称:“仆因多病,不能办事,自请出社。”[33]虽经社友劝解,柳亚子仍不为动,于同年11月18日在《民立报》复刊出《柳亚子脱离南社之再告》,表示“决然引退”的坚决态度。[34]

  南社社友纷纷劝说,皆不奏效。宁调元也专就此事力劝柳亚子,收回退社之心。1913年1月8日,宁调元致书柳亚子:“如日内能来上海,一图良晤,极所盼望。南社出社之举,何以如此决绝?窃为通人不取,乞三思之。”[35]

  1月13日,宁调元复致函柳亚子:“南社经营数年,中道遗弃,想非初意。日前,弟特约在沪同人开一谈话会,对于兄任社长,兼充编辑,莫不同意。如再拒绝,实非同人所望于兄也。公函想已收到。第八集出版之期,弹指即到,千乞勉为其难。弟以文章、道德、感情相结合,若界限太明,反滋是非。”[36]函中透露了一信息:宁调元曾在上海召开南社社友谈话会,与会者一致同意柳任社长兼编辑工作,即满足柳亚子原先提出的方案,请柳不要再推卸。[37]

  经过南社社友们的多次敦请,直到1914年3月29日,南社第十次雅集,商定的南社条例,完全符合柳亚子的条件,柳才同意重行加入,复为社友。5月24日,南社临时雅集欢迎柳复社。

  在劝说柳亚子恢复南社这一过程中,宁调元也做了许多努力。不过,柳亚子复社时,宁调元已经牺牲,离开人世矣。

  宁逝柳悼,辑编遗作

  1913年3月20日,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南社社员宋教仁在上海车站被歹徒暗杀。国民党领导人孙中山、黄兴经过一段酝酿后,决心发起武力讨袁(世凯)活动(即二次革命)。宁调元奉黄兴命,与熊樾山秘密前往武汉发动,事泄,6月26日在汉口被捕。南社主干人物、国会议员高天梅联络众议员22人驰电民国副总统黎元洪,营救宁调元。[38]“滇督蔡锷及陈文玮等先后电黎氏,乞贷君一死。”汪文溥劝黎释宁。“黎尚雯亲诣鄂都督府,涕泣陈词,求所以善待君者。”[39]但均未获效。二次革命失败,黎元洪承袁世凯之旨,9月25日,宁调元惨被杀害。

  宁调元牺牲后,柳亚子痛哭作诗二首:

  当年专制犹开网,此日共和竟杀身。早识兴朝菹醢急,不应左袒倡亡秦。

  独夫曷丧苍生怨,豪杰成灰白骨哀。血溅武昌他日事,鬼雄呵护复仇来。[40]

  柳亚子诗中甚至痛斥袁世凯、黎元洪之流:满清专制统治时期,宁调元入狱,还因网开一面而被释放。倒是进入民国共和年代,宁调元却惨遭杀害!柳氏作《宁调元传》中曰:“柳弃疾(亚子)曰:十载以来,虏恶滔天,斩志士如刈草菅,君独不死。顾殒身共和之年,宁非命耶!”[41]诗文之意旨同一。

  宁调元牺牲后不久,1913年10月南社第九次雅集时,社友们即已商议辑印亡故社友周实丹、宋教仁、宁调元的遗稿。[42]1914年6月13日,南社在《生活日报》刊登启事,征集已故社员(含宋教仁、宁调元等)的遗著、照片。[43]

  南社社友和宁调元生前好友多人作诗悼念。刘谦《哭太一诗》中有两段云及:

  生平知己数天梅,我自南幽闻几回。赋得招魂长短句,遥知宋玉有余哀。(高天梅吊君诗甚哀,余读之未尝不泣下沾衿也。)

  等身著作今何在?魔劫宁教到简篇。收拾丛残成一卷,煞劳傅(钝根)柳(亚子)损宵眠。(君生平著述甚富,身后散佚,存者寥寥。钝根、亚子到处搜求,始裒成古文诗词一卷,出版有日矣。)[44]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