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亚子与宁调元的交谊(2)

辛亥革命网 2009-01-01 03:25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曾景忠 查看:

柳亚子与宁调元,同为中国近代杰出诗人和南社社友。柳、宁二氏同具革命情怀,他们结下诗文情谊,也显现了南社的历史光彩。

  柳亚子力邀宁调元参与南社编辑工作。虽然宁调元力辞南社之职,但他还是为南社集选编了部分文章。10月11日,宁调元致柳一信中说:“南社选文之职,前已力辞。迨奉文稿,所选仅数篇,略足十余页之数。尚差二十余页,难寻材料。不知如何其可。尚乞指示办法。” 柳亚子亦曾向宁索诗稿,宁表示:“至所欠诗债,稍暇当分别清偿,决不遗忘。”[10]

  柳亚子致信宁调元,告知南社集已经选编成功,并已付印。1911年1月10日,宁调元复柳亚子信,询问须在北京刊登广告代为发行和南社出版需要资助事:“亚庐我兄先生:奉来谕,稿已选定付刊,甚感。出版,敝处可代派。惟告白如何措词,均请拟来。弟名下应派费若干,祈即开示,当照寄。”此时,立宪运动正加紧进行,速开国会的请愿活动一浪高过一浪。身在北京从事新闻工作的宁调元还与柳亚子商量拟组建政党之事。宁在此信中说:“开国会之期已近,吾人当急组织政党,预备竞争选举。拟另拟一党名,分部办事(如教育、实业等是)。草定章程后即当寄上。江、浙皖等处,当惟吾兄与钝子是赖。蔡君哲夫,不知可任广东一部分否?拟不发表,惟暗中运动,使人不注意为是。京中诸友已承认弟说,尚祈斟酌是要。”[11]

  宁、柳合作,同办《民声》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发生后,辛亥革命浪潮席卷全国。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宁调元有从事政治活动意愿。1月16日,宁调元在上海参与发起成立民社,邀约柳亚子加入,拟共同创办《民声日报》。

  宁致函柳亚子云:“亚庐吾兄鉴:闻已由京返沪,事烦不能一谈。敝社(指民社)成立,吾兄当表同情。可否即时填写愿书,以便入社同办事?”函中还问及《铁笔报》、《天铎报》事。[12]

  宁另一函云:“亚庐吾兄鉴:前少屏谈及足下有意在沪上任事。吾兄道德文章,素所倾仰。比即托少屏邀兄入社,以《民声》为共同办事之地。风雨如晦,同志日稀,想必不我暇弃也。”[13]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甫成立。经雷铁厓推荐,柳亚子曾到南京临时政府当秘书,但柳并不适应,“不到三天,就托病逃往上海”。他在自传中说:“我父亲不赞成我在上海住,对于经济方面接济很少。我自己不得不自己去找饭吃。靠了朋友的介绍,做过了《天铎》《民声》和《太平洋》三个报馆的主笔。” [14]介绍柳亚子进《民声日报》的,就是宁调元。

  2月14日晨,宁调元致柳亚子一信,催促柳亚子到《民声》就职:“《民声报》出版在即,事务纷烦(繁),务望自来望平街报馆就事为盼。惟薪金一层,尚未决定,因尚须大家斟酌故。”[15]

  2月20日,民社机关报《民声日报》在上海创立,宁调元任总编撰。柳亚子入《民声》报,即是应宁调元之邀。他在《自撰年谱》中说:“宁太一创办《民声日报》,延为文艺编辑。” [16]柳亚子在《民声日报》开辟《新刊介绍》栏,介绍宋紫佩发起编辑的《越社从刊》、苏曼殊的《潮音》、《文学因缘》、马君武的《新文学》、龚自珍的《定庵集外诗》和欧美文学剧本《夜未央》《鸣不平》等作品。[17]

  4月14日,《太平洋报》刊登过《欢迎侨商(邓树南)之盛》信息,其中有民社宁太一、《民声报》柳亚卢。这是宁、柳二人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

  民社是民国建立后由两湖地区政治人物组成,有部分同盟会员参加,受黎元洪影响,主张建都武昌。5月,民社与原立宪派人士操纵的统一党等合并成共和党,该党拥护袁世凯统一,以黎元洪为理事长,与同盟会对立。8月6日,宁调元在《民国新闻》发表启事,宣告脱离民社及其后的共和党。[18]

  柳亚子后来脱离《民声》,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民社逐渐表现出反对同盟会、反对孙中山的立场,一方面是因为宁调元的离开。柳亚子在《自撰年谱》中说:“会宁太一返湘,亦遂谢《民声日报》事。” [19]他在《南社纪略》中说:“我是出《天铎》而入《民声》了。但太一不久奔丧还湘,《民声》内部起了变化。继任的杨性恂和汪兰皋,都站不住而走了。我自然不好独留。正在这个时候,叶楚伧办起《太平洋报》来了。于是我又从《民声》出来。”[20]可见,柳亚子入《民声》,出《民声》,都出于与宁调元的共同立场和友情。

  1912年4月,因为三佛铁路支路公司总办人员任命事,湖南省与广东省意见不和,湘路公司和湘省都督谭延闿与广东都督陈炯明电商,决定由宁调元为总办。于是,不久,宁调元赴粤任三佛铁路总办。[21]宁调元离沪赴粤,柳亚子曾作诗相别:

  豪气吞云梦,神交历岁年。邹阳梁狱泪,正则楚骚篇。

  乍作江南客,还寻岭外船。重逢知未易,扶醉各相怜。[22]

  以上,是民国元年,柳亚子与宁调元同在《民声日报》共事的一段经历。

  宁、柳协力,昭雪周、阮

  民初,柳亚子还与宁调元等,共同为被清县令与劣绅勾结杀害在家乡从事反清革命活动的青年周实和淮南社(南社分支)成员阮式二烈士(同为同盟会会员和南社社员)申雪仇冤的活动。

  1911年11月5日,周实与阮式在淮安组织学生队,14日宣布光复。讵料,17日,周、阮被清县令姚荣泽等谋害。姚潜逃南通,藉江苏都督府通州(南通)分府总司令张詧庇护。柳亚子与南社同仁闻讯,非常气愤,欲为周、阮二烈士申冤报仇。柳亚子致书宁调元研商,拟请由民社发电,求得处理。宁调元于1912年1月22日复函,云:“周烈士覆盆之冤,兄欲为之昭雪。古道照人,无任钦佩!惟弟以为,由民社发电,中间经种种手续,反觉迟缓其事。若得同志数人署名,由尊处拟一电稿,要求孙中山提案究办,不特直捷了当,其效力当亦相等。未审以为如何?弟总当为发电列名之一也。”[23]

  其时,淮安学团顾振黄等和阮兄弟三人,要求解提姚到案对质。沪军都督陈其美根据南社社员和周实父、阮式兄之控诉,积极为周、阮案昭雪。陈其美行文通州,密拿姚荣泽,解来上海讯办。但通州分府匿不解沪。陈其美派员到通州提人。但张詧“匿不解申”。2月4日,陈其美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和司法总长伍廷芳、次长吕志伊,报告此案,决心为周、阮昭雪。[24]

  1912年2月6日,以宁调元领衔,与高旭、雷铁厓、柳亚庐、朱葆康、沈砺联名致电孙中山:“南京总统府中山先生鉴:山阳周实、阮式,光复淮城,勋劳卓著。突遭满清伪令姚荣泽惨杀。同人共愤。务请电饬南通总司令张詧,毋再袒抗,火急解申,归案讯办。”[25]

  2月9日,孙中山立即作出批示,令江苏都督庄蕴宽将周阮冤案移交沪军都督府:“该案系在沪军都督处告发,……应将全案孜归沪军都督彻查讯办,以便迅速了结。合就将原呈发交贵都督查照,仰即将全案卷宗一并移交沪军都督也。”[26]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