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洲田起义(3)

辛亥革命网 2015-12-15 10:36 来源:深圳档案信息网 作者:廖虹雷 查看:

1900年10月6日,在深圳的三洲田打响了反清起义的第一枪。这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前的一次武装起义,为以后的多次起义和辛亥革命的成功提供了经验。

  15日,三洲田义军在平潭、永湖、镇隆等地与清军展开激战。博罗会党首领梁慕光等人成功包围博罗城,惠州知府急令毁断博罗至惠州的浮桥,以免各地义军夹击惠州。然而,由于清军蜂拥而至,义军各部最终放弃进攻惠州,陆续向东开拔,移师平山(今惠东县)各村镇。16日,撤离永湖的义军遭遇淡水及惠州清军共5000人的截击。我义军人数与敌军大约相等,而洋枪仅有上千支,但士气极盛,大有吞灭清军之气概,战斗数小时,大败清军,缴获枪支五六百,子弹数万发,战马30余匹,俘敌数百人。清军提督邓万林中枪坠马,狼狈而逃。至此,义军10多天来是第三捷获胜。同日,义军大营从三角湖进抵白芒花,候选训导、士绅杨开第等率乡亲数百人加入起义军,带动三角湖至白芒花之间各村村民主动向义军提供给养。18日,义军进抵崩岗圩为垒,遭遇隔河清军七千余人的拦截。义军依托高地,与清军交战。入夜,又以小队袭敌。次日清晨起,双方再度激战数时,清军败退,义军因弹药将罄,不便追击,遂退至黄沙洋宿营。19日,义军大营进驻三多祝,清点编员,共约二万人,分驻白沙等村落。从当天到次日,义军还分别和从惠州、广州赶来的各路清军展开激战。

  20日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义军在离三多祝两三里外的地方与清军殊死决战。清军以炮火猛轰义军阵地,义军缺乏弹药,被迫于下午5时开始退却。清军随即于21日占领三多祝和黄沙洋。是役,清军伤亡惨重,义军也损失很大,军师刘运荣、右路统兵司令何崇飚等将领及部众五六百也英勇阵亡。与此同时,海丰会党数千人,河源、和平两县会党各千余人,曾分别进攻所在县城,以襄助大义。 [17]

  就在起义军节节胜利之际,兴中会叛徒陈延威投降清朝,带引清朝代表到香港向革命党人诱降。杨衢云(福建人)竟背着孙中山私下与清方“议和”,准备罢兵,以换取清政府给予“府道副将”的官职,“赏洋若干万”的钱财,“准带军队伍千”的权力。这种投降行为,受到孙中山、陈少白的坚决谴责。同时,孙中山指示香港的陈少白提防杨衢云的“意外动作”。[18]

  身困台湾的孙中山非常牵挂义军枪械供给,多次致电宫崎,令将前向菲律宾独立军代表彭西预商借用的枪枝弹药速送至惠州沿海接济。谁料菲律宾托买武器的日本人中村弥六是个骗子,所谓枪械全是一堆废铁。而影响最大的是这时日本内阁更换,新任首相伊藤禁止台湾总督武器出口,不许日本军官参与中国革命。因此,孙中山潜渡内地及武器接济的计划全成泡影。孙中山气极,乃派日本志士山田良政偕数人从香港经海丰到三多祝的义军大本营,传达命令:“情势突变,外援难期,即至厦门,亦恐徒劳。军中之事,由司令官自决行止。”山田后来在归途中迷路,为清兵所杀。

  原先奉命到广州准备响应惠州起义的史坚如,本打算在8月武装占领广州,与惠州义军会合,但因军械到期未能运到,改期10月。不料三洲田起义提前,不久,又得悉起义军处境困难,而广州方面因准备不足,尚不能响应,不得已改用暗杀清朝高级官吏的手段,作为声援。10月28日晨,史坚如铤而走险,爆炸两广总督衙门。结果,爆炸成功,震坍督署后墙,总督德寿自床上抛出堕地未死。29日,史坚如在潜往码头时被捕,11月19日英勇就义,年仅19岁。

  郑士良率三洲田义军连战月余,弹药已尽,且队伍庞大,指望有干部、军官、弹药的补充;忽得山田良政所持孙中山手令,“全军2万人慷慨激昂,呼声震野”,深为不能乘胜进军而惋惜。郑士良召开军事会议,经众将决议:厦门既不能成行,不如沿海岸撤退,渡海返回三洲田寨,设法从香港购买弹药,然后会合新安、虎门义军,再图攻陷广州。最后决定解散队伍,令各自归家,留下精锐千余人,分水陆两路退回三洲田。当起义军回到三洲田时,水师提督何长清已将军队移驻横岗。起义军计划袭击横岗,生擒何提督,终因粮食弹药不足,不得不于11月7日(农历九月十五日)解散队伍。郑士良、黄远香、黄耀廷等大批将士先后被迫逃亡香港和海外。不久,杨衢云、郑士良和毕永年分别在香港和罗浮山寺中被害或逝世。

  随后,清军残酷围剿三洲田,村寨房屋顿成焦土,许多义军、家属和无辜村民惨遭杀戮。廖萼楼、唐梦尧、何松、廖金姐等8人当场遇害;廖凤、廖德富、廖纪秀等5人被捕至横岗,受尽酷刑,后被众人担保释放,但由于伤势过重,均不幸身亡。足有一段时间,三洲田村民被禁住、禁耕而逃亡他乡。全村40多烈士遗骨被后人匿葬于黄豆窝,2005年此义冢才被有关文物考古人员发现,重葬。

  辛亥革命成功后,1912年孙中山特派副官到三洲田抚恤牺牲的义军家属,每人发200元白银慰问金,重建三洲田村,另拨3000元白银给三洲田兴建校舍,以作纪念。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孙科亲笔题写 “庚子首义中山纪念学校”匾额;又为马峦村学校题写“华强学校”,学校至今仍保存下来。1933年12月12日广东省国民政府批准建立“三洲田庚子革命纪念亭”。

  三洲田庚子起义历时32天,以失败告终。

  但这一起义,史无前例地在中国大地上打响创立共和政体的近代民主革命战争,具有破天荒的历史意义和率先垂范的重大影响。三洲田起义虽然只短短的一个月,但成为孙中山及其政党领导的近代中国民主革命首次战争的重要实践。

  于是,孙中山向世人疾呼:经此一役,“国人之迷梦已有渐醒之兆”,“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19]

  (作者:廖虹雷,深圳市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1]1962年广东省政协文史委编

  [2]深圳市政协《深圳文史》第四辑,海天出版社,2001年

  [3]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第3653页

  [4]《三洲田起义五题》刊深圳市政协《深圳文史》第四期 海天出版社出版

  [5]《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深圳全纪录》海天出版社 2000年版;刘中国、汪开国《深港六百年》之“庚子首义”,花城出版社。

  [7]惠城区政协编《惠州文史资料》第一辑 朱生灿《庚子惠州三洲田起义的经过及其影响》

  [8]广东省政协文史载三洲田人廖毓秀,在1961年5月接受省政协何博、秦咢生赴三洲田起义查访时回忆说。

  [9]据清朝两广总督德寿的奏折中上奏:三洲田红头军贼起事是闰八月十三(1900年10月6日))

  [10]宫崎滔天著《三十三年之梦》花城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出版

  [11]见冯自由著《革命逸史》第五集“庚子惠州三洲田革命军实”记载

  [12]三洲田81岁老人廖添财说父辈告诉的。

  [13]刊2001年10月14日《深圳特区报》

  [14]广东省政协文史委刊张友仁《庚子惠州三洲田起义查访录》1962年2月

  [15]彭全民《孙中山三洲田庚子革命》

  [16]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之“惠州事件”。

  [17]莫世祥《三洲田起义的过程及意义》

  [18]朱生灿《庚子惠州三洲田起义的经过及其影响》

  [19]《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