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公学

辛亥革命网 2010-12-1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郭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复旦公学,创建于1905年,是复旦大学的前身。1917年,复旦公学更名为私立复旦大学。 复旦公学的创立,与震旦学院(后震旦大学)有不少渊源

      复旦公学,创建于1905年,是复旦大学的前身。1917年,复旦公学更名为私立复旦大学。 复旦公学的创立,与震旦学院(后震旦大学)有不少渊源,取名“复旦”,即恢复震旦之意。

    1905年,耶稣会派法籍传教士南从周任总教习,企图夺取由马相伯捐献大部分家产而建立的教会学校震旦学院的校政,并在教学中突出法文,改变办学方针和规章,引起中国学生不满,全体学生除2人外,有130名签名退学,拥护原监院马相伯另立新校,并公推叶仲裕、于右任、邵力子、王侃叔、沈步洲、张轶欧等人为干事,商议复学。此举开创了尔后外国人攫夺我教育主权、实行奴化教育时,我国师生实行抵制或反抗的先河。6月29日(光绪三十一年五月二十七日)《时报》刊登广告,宣告震旦学院解散,更名为“复旦公学”。后邀请严复、张謇、熊希龄等28人为校董,筹集资金建校。不久,两江总督周馥拨银1万两,并借吴淞提督衙门作为临时校舍,当年中秋节(9月13日),复旦公学正式开学。“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本意是“恢复传承震旦公学”之意。后听从学生于右任等人提议,取《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中“复旦”二字之意,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1912年复旦公学校门 

        1911年,辛亥革命如疾风暴雨,复旦学生多数参加革命军;加上经费停发,学校本土又为光复军司令部占用,学校一度停办。12月中旬,校长马相伯、教务长胡敦复在无锡士绅支持下,借李汉章大公祠为课堂,昭忠祠为宿舍,筹备复学。1905~1911年,复旦公学培养出四届高等正科 ,毕业生共57人。1912年5月5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通告各省:大局初定,速令高等学校、专门学校开学。一时各校纷纷筹备复课,复旦则因校址无着,经费困难,束手无策。孙中山先生在听了于右任(时任临时政府交通部长)汇报后,当即决定拨补助金一万元,然后教育部立案,并迁址李鸿章祠堂。1913年3月1日,复旦重新开学。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5月3日,上海学界公祭宋教仁。复旦公学派人布置灵堂,校长李登辉、教师邵力子、蒋梅笙等在会上慷慨陈辞。不久,爆发“二月革命”,但这次革命迅速失败。复旦校董中多人逃亡国外,学校经费补助又告断绝。  
 
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李登辉校长千方百计地开源节流,师生共同努力,终于使学校收支趋于平衡。在这样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养成了复旦师生团结奋斗,精打细算,讲究效率的传统。1912年~1916年,共培养大学预科毕业生十五人,中学毕业生一百五十人。其中著名的有张志让、孙越崎(孙维的祖父)等人。1916年6月,袁世凯帝制失败,羞恨而死。当年国庆,复旦师生兴高采烈,演剧三天。   

        1917年,复旦开始办理大学生本科业务,由原为高等学堂性质的复旦公学升格为私立复旦大学,下设文、理、商三科以及预科和中学部。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